日前,在国家、省、市文物局的支持下,在鲤城区文旅局、文投集团、属地街道共同努力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琅故宅正式启动保护修缮工程。记者昨日走进施琅故宅,采访了解到修缮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整体工期预计300天,整个修缮工程争取今年年底完工。
墙体坍塌屋面漏雨 施琅故宅启动修缮工程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鲤城区通源巷内的施琅故宅,只见故宅旁已搭起白色围挡。故宅内,鲤城区文旅局文保中心工作人员和该项目施工单位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详细沟通修缮工程具体事宜。
据介绍,施琅故宅坐北朝南,大门开于东南侧,为三进五开间双护厝硬山式建筑,建筑为抬梁与穿斗结合式木构架,现存建筑面积为895.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1289平方米。故宅有“出砖入石”式墙体,外有后筑的一列围墙,护厝两边各设一门,内有天井、秉报、厢房等。
记者看到,施琅故宅的一进厢房、二进西大房和三进西后院塌毁,故宅内的木构件局部出现糟朽、开裂,屋脊局部损毁,部分瓦件酥碱、碎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行走其间可发现,地面地砖碎裂严重,木柱糟朽,竹夹泥墙面破损、抹灰脱落。
“施琅故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迄今约有360年历史,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代久远、产权人复杂、日常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存在墙体局部坍塌倾斜、屋面漏雨严重、木构件糟朽严重等问题。”鲤城区文旅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林志福告诉记者,在泉州市文旅局的指导下,2020年鲤城区文旅局组织相关单位对施琅故宅进行临时支护加固、电气线路改造和安装智慧用电系统,同时委托具有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的单位,对施琅故宅进行保护修缮设计方案编制。2021年,修缮方案经福建省文物局批复通过;2022年,项目获得国家全额保护修缮专项经费补助。
“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 将重点整修六项内容
“此次修缮工程,我们将严格按照文物修缮原则,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下,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施工,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施琅故宅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项目施工方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李泽平介绍,此次施琅故宅维修范围包括庭院、一进(下厅)、二进(上厅)、三进(后院)及东护厝一间房,总建筑面积895.6平方米,庭院393.4平方米。
李泽平表示,施琅故宅保护修缮工程主要包括“基础地面”“墙体墙面”“木构件”“屋顶瓦面”“油饰彩绘”和“斗拱装修”等6项内容。工人们将在故宅原基础及平面格局上对该建筑进行整体修缮,疏通排水暗道,清理地面杂物,铲除水泥地面,按原形制重新铺设红砖地面,对天井条石铺地进行整修归安;针对墙体墙面多种问题,将修补外墙,按原形制重砌外墙,修补破损的竹夹泥墙面,更换糟朽、开裂严重的木隔板和木隔扇;更换或修补糟朽严重的木构件并进行防虫防腐处理,恢复塌毁木构架;届时还将对屋面进行全揭顶检修,更换碎裂的瓦件,按样式更换糟朽严重的斗拱等。
“施琅故宅是清代古宅第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早期建筑的宝贵的实物资料。此次修缮将排除影响故宅结构安全的威胁因素,整治影响其历史风貌的后期搭建,真实、完整保存并延续施琅故宅的历史信息及价值。”林志福表示,此次修缮工程工期预计300天,争取在今年年底完工。
相关链接
施琅(1621—1696年),字尊候,号琢公,晋江龙湖衙口人,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率师“讨平台湾”,晋封靖海侯;之后力劝康熙皇帝派兵镇守,设府管理,使中国疆土得以统一。
清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从同安总兵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后,因其幕僚及远近宾客造访门庭若市,原建宅第(后称“下府衙”“旧衙”)狭窄,不能满足需要,遂在附近的一片空地构建新宅,称为“上府衙”“新衙”,即施琅故宅。后此新宅一直为其后裔居住,保存至今。施琅故宅系官邸与民居融为一体的砖、石、木构造建筑,规模宏伟,建筑格局严密壮丽,颇具物色,是保留在古城内的一处重要历史人物遗迹,是研究泉州清初传统民居建筑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1984年6月,泉州市文管会为其竖立保护标志;2001年6月,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 张素萍 吴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