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化县坚定不移地把陶瓷产业作为立县之本,实施陶瓷创新战略,不断提升陶瓷产业链条,夯实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实体根基。同时,德化县主动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挖掘丰富的生态资源,打造“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为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2023年,德化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陶瓷产业集群规模达577亿元、增长14.9%,蝉联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举办大型展览 打造陶瓷名片
日前,在国博“中国白·德化瓷展”和中国白·德化瓷北京国际艺展中心展出的精美白瓷作品获得了17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参赞的高度评价,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德化白瓷成为闪耀世界的“福建名片”。
陶瓷产业既是德化县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更是民生产业。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德化县用好省、市专项扶持政策,坚定实施陶瓷创新战略,深入实施“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以新型工业化为抓手,推动提升陶瓷产业链供应链规模和韧性,加快打造陶瓷千亿产业集群。
其中,德化县将突出新老并举,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创建成果,坚持“新”“老”产业一起抓,加快传统陶瓷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同时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和竹木制品、日用玻璃、陶瓷小家电等陶瓷产业配套、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大陶瓷”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德化县将突出开放创新,提升产业层次。实施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用好“揭榜挂帅”“赛马”机制,推动优质资源向链主企业聚集,力争培育产值超10亿元工业企业10家以上。坚持“一事一议”,大力引进“大院大所大平台”,规划建设“中国白·德化瓷”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技术攻关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助推企业更好更快转型升级。
此外,德化县将突出绿色数字,增强产业动能。推进生产绿色化,实施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推进窑炉节能改造,推广能耗在线监测和能源管理体系,加快建设低零碳工厂、低零碳园区,擦亮陶瓷产业绿色底色。推进制造数字化,实施智能制造数字化三年行动,每年推广成型生产线设备100台(套)以上、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00家以上。推进园区标准化,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开展智慧园区数字化建设,赋能产业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德化县还将突出内外联动,打响产业品牌。在海丝沿线国家、重要城市设立“中国白·德化瓷”推广展示中心,打造世界瓷都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高水平举办国际陶瓷文化周、国博德化白瓷展等重大活动,办好今年3月“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美国站和墨西哥站、荷兰站等,推动更多陶瓷优品出海,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落实落细党中央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系列政策措施,用好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海峡两岸青年陶瓷创客“i-china”计划、闽台陶瓷文化节等平台载体,把活动开展变成吸引台湾陶瓷文创人才、项目、资金等落地德化的重大战略机遇,助力打造陶瓷千亿产业集群。
成立区域联盟 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德化县雷峰镇李溪村梯田滑索正式开放,吸引了许多周边县市区的游客前来体会凌空飞度的刺激与快感。近年来,在做大做强陶瓷产业集群的同时,德化县深耕丰富的生态资源,着力擦亮生态这“第二张名片”。
戴云山脉有着“闽中屋脊”之称,其主峰位于德化,核心圈涵括了福建省的四市六县(福州市永泰县,泉州市永春县、德化县,莆田市仙游县,三明市尤溪县、大田县),可对接福州、厦门、泉州一体化整合。德化县作为福建探索生态经济产业区域协同的样板,具有天然的优势。
基于此,2023年,德化县在著名“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的指导下,倡导“环戴云山”的“四市六县”成立了“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区域联盟,致力通过建立“政策环、产业环、资金环、人才环、生态环”的五环发展机制,将“四市六县”农林业、旅游业等资源要素串联起来,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打造“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为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为进一步服务和融入全省新发展格局,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创新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德化县作为“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区域联盟的成员,将大力建设绿色生态走廊,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合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共同塑造城乡优美环境,打造“生态戴云”“人文戴云”“富裕戴云”“活力戴云”“宜居戴云”,扎实开展“环戴云山”绿色经济建设工作,加快建成生态宜居、充满活力、共同富裕的绿色经济和美乡村。(吴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