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上扬
去年,得益于技术、成本进展、海外照明启动以及国内LED照明渠道铺货等影响,LED行业在资本市场异军突起。
然而,随着IPO企业财务专项检查工作开展,排队企业也出现了“撤单”高峰。
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申报企业名单,2013年以来共有123家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查,甚至一周时间就有75家企业终止审查,在75家“撤单”企业中,申请创业板IPO的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辉照明)位列其中。一边是IPO撤单消息横行,另一边厢则是行业回暖的讯息却在发酵弥漫。
实际上,五月份资本市场,LED板块可谓一骑绝尘。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本月LED行业指数涨幅高达39%,远远强于沪深300指数6%的市场表现,超额收益超过30%。
个股表现强劲,平均涨幅高达30%,其中阳光照明(600261)、瑞丰光电(300241)、三安光电、鸿利光电、德豪润达涨幅均超过40%。尽管未完全走出“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但是受到LED照明终端市场需求增长利好,行业整体业绩下滑趋势得到明显改善。
渠道困惑
谁能主导终端消费市场?大家都知道是经销商,无论是传统照明还是LED领域。然而,在LED应用市场日益火热的骨节眼上,经销商对LED品牌的认知迷茫。
部分经销商所销售的低价LED照明产品多为组装,品质参差不齐,没有自主品牌;售后服务无保障,甚至对代理LED照明失去信心。
事实上,近两年来LED行业洗牌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国内LED行业有无数厂家,但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品牌。不少经销商反映:价格大家都在降,但LED好产品和好品牌仍是稀缺资源,经销商常常雾里看花。
渠道主力军如传统品牌大店一边做着雷士、欧普、三雄,一边选择小品牌,以适应市场需要。
矛盾的是,多数LED经销商很少专门代理一个品牌, 对此LED企业也表示不满。
日前,雷士令旗下经销商禁止销售亿光LED产品;三雄极光董事长张宇涛也暗示,旗下经销商代理的LED产品不能与本公司产品有竞争关系。
标准乱象
目 前针对LED至少有GB/T24827-2009《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GB/T248 26-2009《普通照明用LED和LED模块术语和定义》等10项国家标准正在使用当中,但大多集中在灯具方面,而LED球泡灯、LED灯管等用量最大 的光源产品却仍缺乏标准出台。
“我们主要生产LED灯管,现在没有标准,我们只能按照客户要求来做。”这是今年深圳LED企业的普遍反映。
此外,符合标准的LED照明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也是企业对待国标持矛盾心态的主因之一。业内人士认为,企业都是利益最大化的产物,仅仅依靠企业自律,标准很难彻底贯彻下去。
LED标准普及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用户端,只有达到标准的产品,消费者才能购买;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强制执行,不达标准便不准产品进入流通渠道。
而在当下,无论行标、地标,大多时候仅仅是质检部门的专用或政府招标书中的标准条文。就拿广州省地标来说,很少有企业严格执行,而更多的是广州省质监局对外发布不合格企业名单时的检测依据。
外销逆袭
虽然有论调称欧美金融危机有抬头迹象,但不少LED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开年以来,照明出口一改去年的疲软状态,增长较快。”
据了解,今年新兴市场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欧美市场随着各项技术壁垒的出台,对企业出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只要产品性能、品质过关,通过了各项认证,发达市场的需求还是很大。
出口地除了欧美市场外,来自东南亚以及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较快。
GLII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LED室内照明出口产值占比分别为78%和62%,达到144亿元、2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 45%。报告称,尽管去年底开始中国大陆工程渠道以及批零市场需求逐步增长,但短期内,LED室内照明出口产值占比仍将维持高位。
乐观的出口预期能带动LED企业生产,但不能忽视的是,欧盟和美国去年起对照明器具实施新的标准和规范,出口企业必须紧贴变化,了解最新的标准进行生产。
电商“捷径”
今年,高工《LED照明渠道》记者在全国巡回活动期间走访各大灯具卖场走访时,发现都是一片门庭冷落的景象。经销商大都无可奈何,认为唯有楼市回暖才能 拉动灯具零售销量的提升。面对电子商务这种新型销售渠道方式,新兴的LED企业则视电子商务为全新契机,而拥有传统渠道的中大型LED照明企业不甘心拱手 相让,在传统渠道增长乏力的时候尤其如此。
而联姻电商,线上与线下互动,则成为现在LED照明企业所钟情的“立体式营销”,这也是未来LED照明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针对网上销售不能解决线下服务的问题,有一种新型有效的模式——O2O模式在LED照明电子商务领域已经崭露头角。
一年前便在天猫、京东等强势平台试水电商项目的莱威光电便已经着手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中心,打造LED产业从生产到实体销售,到线上线下共赢的全产业链模式。
缺“真本领”
虽然近年来LED行业呈现“井喷”之势,但是我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以及专利上却是相当匮乏,制约整个LED行业的长期发展,甚至一些中小企业的核心芯片都还依赖于国外进口。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专利问题将会成为控制企业发展的命脉。
业内人士提醒,面对如此广阔的销售市场,我国企业不应该只盯着“规模扩张”,而是应该“修炼内功”,掌握核心的技术,才能在销售市场上占领更大的份额。
“LED照明需求爆发比预计要提前一年时间。”瑞丰光电董事长龚伟斌也提醒LED企业,在需求过热的时候也要注意解决好技术、品质、专利以及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虽然近些年我国大陆地区LED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长,申请量已经超过美国列世界第二位,但我国在全球LED知识产权格局中的地位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改善。
相反,由于缺乏核心专利,LED知识产权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LED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瓶颈,由知识产权问题引起的同质化竞争正愈演愈烈,产业主导权缺失问题日益严重,贸易摩擦风险也在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