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在生活中会接到一些骚扰电话,甚至自己的姓名、门牌号都被“精准定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近日,连江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揭开了其中的原因。
2019年6月至10月期间,被告人翁某某在从事房屋买卖、租赁中介服务时,通过向他人购买及交换等方式收集带有公民个人信息的“楼书”,包括楼盘小区、门牌号、户主名字及电话号码等,以便向他人推销房产资源。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翁某某在某房屋中介公司工作期间,将带有公民个人信息的“楼书”贩卖给他人,从中获利3万元。
经审计,翁某某持有“楼书”32份,内含有效公民个人信息21452条。相关公民个人信息存储于翁某某的云盘账户及计算机主机中。案发后,翁某某退出了违法所得3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翁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获取并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达21452条,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最终,被告人翁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3万元;退出违法所得3万元,予以没收;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删除储存的公民个人信息,并注销其云盘账户。(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连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