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厦门房产,尽管远不如13年火爆,但房价逆势上涨的表现仍令人关注。出台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加大基建投入缩小岛内外差距,自贸区获批建设,一系列动作都预示着未来的厦门楼市发展仍然不容小觑。
展望2015年,在国家“稳增长“、“去行政化”的框架下,楼市将进入由市场自发调节的新发展常态。
1、政策调控余温仍将持续,不动产登记或引发震荡
2014年被称为史上楼市政策最宽松的一年,从政府到银行都对房地产“关爱有加”,释放利好消息,厦门楼市亦是如此。“闽八条”厦门细则出台刺激购房者入市,限贷取消、公积金新政、降息等政策又提振购房者信心,厦门楼市正等待着新一年的“春天”。
2015年的市场环境和2014年有所不同,市场信心有所恢复、需求释放、成交上升、房贷宽松,在这种情况下,多项政策叠加产生的效应值得期待。首先,持续一年的松绑限购政策,将进一步释放购房需求,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其次,我国经济已出现下行压力,面临通货紧缩危机,银行银根收紧,房企资金流动性受限,央行适当降息可以增加银行放款额度,减缓房企资金压力,放宽房贷压力。再者,目前房价高企,贷款购房的比例越来越高,限贷松绑可以让购房者享受更高的利率优惠,大大提升购房欲望,有效刺激楼市成交。
同时,3月将出台的《不动产登记条例》被认为是楼市长效调控的新法宝。在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后,房产税征收和住房信息联网能否实现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百姓希望通过房产税出台增加房产持有成本,减少投资型需求,冲击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刚需客户的合理住房权益,防范房价泡沫产生。
2、住宅成交或将有所回升,供求关系进入新平衡点
从土地市场看,近几年,厦门有计划地控制供地量,放缓住宅用地的供地节奏,呈现住宅土地供应量小于新增住宅供应量的局面,有效缓解了库存。随着今年10宗商住用地的出让,加之已开工未批售的项目,未来市场上可能出现一波供应热潮。厦门住宅供应量将平稳过渡。
从需求角度分析,厦门作为福建城市建设、公共资源最好的区域中心城市,在景观资源、交通建设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区域辐射广,加上目前城市处于扩张建设阶段,岛内外差距缩小,自贸区获准建设后将刺激新一轮投资驱动,整体楼市具备较强的购房吸引力。
因此,按照现有的供地节奏和供地量,厦门仍将维持稳定的住宅供应量,同时,较强的城市吸附力不仅让厦门住宅需求不会出现太大波动,而且会在市场小幅调整后再吸更多的购买力。供应与需求量同步微涨,厦门的供求关系将进入新的平衡点。
3、地价高企,住宅成交均价或小幅上涨
厦门房价经过前两年的快速上涨,已超过大部分刚需客户的实际购买力,极大影响了今年房地产市场的销量。去年三季度以来出台的放松政策更倾向于扶持改善性需求,刚需群体仍在观望。而厦门市场具有很强的购买吸引力,潜在客户仍然存在,保证厦门住宅市场的需求量。
尽管开发商有意调整价格来刺激成交量,但是,厦门的土地成本却是不得不跨过的坎。厦门市场历来是各路兵家积极抢占的“领地“,目前岛外楼面价破万,岛内接近3万/㎡,未来土地资源更为紧张或将进一步抬高地价。地价高企转嫁到房价上,开发成本持续上涨进而增加房价上行压力。
综上,相关机构认为,“量跌价涨”是非良性的市场表现,不利于市场长远发展。2015年,随着行政干预的逐渐退出,房地产市场将步入由市场自发调整新发展时期(后限购时代)。厦门凭借其优良的城市环境,持续地人口流入,良性的供求结构、稀缺的土地资源,这些独特性都将有效带动需求逐渐回升,价格小幅波动性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