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安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谋划推进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升级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盘活园区发展空间、优化园区投资环境、提升园区治理水平,不断实现美丽蝶变。同安还推动两大新城加快建设步伐,焕新产业载体,优化营商环境,以“营商”促“赢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高”“新”特色
助推园区转型升级
作为同安实体经济发展、形成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同安工业集中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承担着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今年以来,同安工业集中区大力推动园区建设与招商,不断完善园区配套,优化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今年1-9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9.8亿元,实现税收10.3亿元。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强化工业集中区“高”“新”特色和创新的关键所在。为此,同安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企业技术革新。目前,华侨大学围绕新材料研发、机械工程等领域已与园区7家企业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10项。同安还加大园区技术协作、信息和市场资源整合力度,拓展产业创新平台。目前,同安工业集中区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8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49家、10亿元以上企业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CNAS认证实验室14家,致力打造传统产业升级试验区、高新企业配套服务区、高新技术孵化转化区。此外,同安工业集中区还多次组织产业联盟数字化转型升级观摩交流、开展企业降本增效培训沙龙及项目对接等活动。
提升产业基础的同时,同安工业集中区用足“绣花”功夫,不断夯实“里子”,通过成立工业园区运营服务公司,按照“管委会+平台公司”的模式,与管委会合署办公,参与工业园区运营、管理、服务,实现工业园区管理体制逐步向“指挥部+党工委+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行模式的转换。同安工业集中区还不断优化公共配套,积极融入城中村试点治理,通过提升道路配套、规划停车位、策划人才安居工程等,全面打造宜居宜业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提“温度”增“热度”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道路宽阔通畅,人居环境越来越美,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如今的同安新城和同翔高新城片区“蝶变曲”奏得正响。随着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一批批优质项目落地,在同安,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为提高“温度”、增加“热度”,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近年来,同安新城依托“三谷”和科学城未来产业园等产业平台,加快打造创新创业活力区,推动形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聚集区。同时,不断强化招商要素保障,着眼于企业高质量发展所需,通过不断完善招商支持政策,解决落地企业提出的诉求,为项目落地生根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今年投洽会期间,同安新城吸引了19个项目签约落户,为这座“科创之城”注入新的活力。
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积极规划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新赛道,围绕动力电池、储能领域重点发力,通过厦门时代、海辰储能等龙头企业引领,招引大项目、好项目,积极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促进产业“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联动发展。(记者 林燕萍 通讯员 黄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