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月31日讯 传统春节即将到来,随着装修工程进入尾声,业主们开始纷纷步入家具大采购阶段。不过,近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各类消费纠纷也随之增多,其中实木家具销售人员利用混淆概念的方法,忽悠消费者的情况较为常见。为此,记者就实木家具选购和辨识方面的疑问,咨询了行业人士。
实木家具提法不一 消费者易混淆概念
近年来,实木家具以其温润质朴、古典雅致、自然环保、坚固耐用的特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记者同时了解到,实木家具也是所有家具消费投诉中的一大焦点。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家具构件必须达到70%以上的实木标准,才能称其为实木家具。而在实际家具市场上,为了以实木作为卖点,不少商家把与实木沾边的家具都统称为实木家具,混淆概念。另一方面,目前家具市场对木制家具的分类及提法缺少明文规定,且界定标准也比较模糊,也给了许多投机取巧的商家提供了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机会。
那么,究竟该如何辨别真假实木家具呢?行业人士介绍,首先,消费者应当对实木家具的分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选购家具时有的放矢地对销售人员进行询问。具体而言,木制家具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是板木结合家具,是指家具框架为实木,但台面、门板、侧板等部分可能是高密度板。其二是实木贴皮家具,此类家具虽然也采用实木原料,但表面用较好的实木材料贴面,但芯材却是选用其他较为便宜的杂木或人造板。
第三类即为全实木家具,此类家具的里外用材都是以实木或原木通过直拼或横拼而成的家具,不存在任何人造板或贴皮工艺。而最后一类木制家具则是日渐稀缺的原木家具,是用整块方料所制而成。
并非越贵越好 把握风格统一原则
据记者了解,近几年,随着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木价也持续飙高。目前市场上除了茶台采用原木,其他家具纯原木制作的则很少。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原料稀缺,节约成本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大块原木进行烘干脱水所花费的时间较长,且容易干裂变形,而对小料进行加工制作则可以解决耗时问题,还可以减少废料产生,更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应用。
随着商场上的纯木质家具均有所提价,取而代之的是实木贴皮家具开始走俏。而许多消费者也表示,只要贴皮实木家具价格合理,装饰效果和功能性不差,也愿意选购。
兴业监理陈汉兴则建议消费者,选购实木家具不一定越昂贵越好,有时也要依装修风格而定。比如,欧式风格家具通常只是用木头做框架,外面包皮,这种情况下则没必要选用上好木料。而中式装修风格为营造古香古色的氛围,越昂贵的木头越能体现自然的纹理和花色。
三个选购窍门 辨识真假全实木家具
家具市场存在“真假实木”之分,不仅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甚至许多专业人士偶尔也会看走眼。记者咨询了相关业内人士,为读者提供几个选购实木家具的小窍门。
首先,贴皮家具表面的纹理较为整齐、协调,而全实木家具的纹理则更为自然。有的消费者认为木板表面有疤痕影响美观,但是业内人士指出,由此可作为家具是否为实木的依据,并且天然形成的纹理更利于营造自然真实的效果。
其次,通过家具截面来判断。如果截面的颜色比面板深,便是由整块木头制成的。另外,要仔细观察截面所呈现的年轮与横切面是否一致。
第三,较薄的木板,由于取材于同一块原料,其正反面的纹理也会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外表看上去是一种花纹,那么对着这个花纹的位置,在木板的背面看相应的花纹,如果对应得很好则是纯实木。
与此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购买的实木家具是定制产品,那么要更加小心。若发现定制回来的家具,其品质与所期望的相去甚远,又缺少凭据证明商品是假冒伪劣的,那么消费者退换商品的概率则很微小。此外,最好到正规运营的商场购买产品,如发生纠纷可找相关卖场负责部门解决问题。(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见习记者 徐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