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今日发布《泉州市住房公积金2017年年度报告》,全面披露了2017年全市住房公积金业务运行、资金收支、制度执行、服务改进、信息化建设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情况。那么,去年我市住房公积金业务运行总体呈现哪些亮点呢?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报告要点进行了解读。
亮点一:缴存扩面覆盖引进人才等新市民
2017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港湾计划”,首次将新引进人才列为各县(市、区)扩面责任状重点,引导非公企业从新引进人才及管理层入手建立公积金制度。当年新开户职工中,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10.48%,国有和集体企业占17.66%,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等非公单位占到了71.86%。引进人才为代表的新市民主要就业对象正是非公企业,说明我市对该人群的针对性扩面工作取得较明显的成效,带动了缴存职工总数的增长,有效扩大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
亮点二:住房消费类提取创新高
2017年,购房、建造、还贷、租赁等住房消费类提取共41.91亿元,占全年提取金额的82.03%,同比增长3.84%,创历年新高,凸显出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住房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
亮点三:公积金贷款政策调整保刚需
2017年,全市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40万笔64.59亿元,创历年新高。2017年的贷款职工中,中低收入占98.35%,高收入占1.65%。中低收入人群占比在高基数上同比增加了0.76个百分点,反映出去年我市公积金“保护刚需、遏制炒房”的两轮贷款政策调整已初见成效,突出保障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刚性购房融资需求,受政策调控影响的主要是住房条件较好的高收入人群。
亮点四:住房消费贡献率指标呈现房市周期性
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住房消费提取额的总和与当年缴存额的比率为149.49%,比上年减少6.08个百分点。而2016年住房消费贡献率则比2015年增长了16.99个百分点。近三年来住房消费贡献率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原因是2015-2016年全国各地均把用足用好住房公积金作为房地产去库存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个贷使用率攀升至历史高位,住房公积金在房市去库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为了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宏观调控精神,我市陆续调整收紧了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如降低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贷款首付比例、调整贷款准入条件、完善套数认定标准等),遏制个贷率继续上涨,防范资金流动性风险,住房消费支持率开始回调。这一指标清晰呈现了近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大背景下,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高度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