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于提升厦门城市精神与内涵,提振引领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促进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市各部门围绕“申名”工作计划正实施一系列保护规划编制、文物及历史风貌建筑的公布、挂牌、保护、修缮、活化等相关举措。为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和参与性,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本报今起推出专栏,在聚焦我市“申名”举措和成效的同时,为您介绍厦门历史上的一些人物、轶事,讲述一系列文物、历史风貌建筑和街区的故事,展示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不断挖掘厦门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厦门市已公布省级传统村落
2016年
翔安区新圩镇云头村
集美区后溪镇城内村
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
2020年
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
翔安区新圩镇金柄村
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翔安区新圩镇金柄村——这两个厦门市民耳熟能详的村落,于近期正式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为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添上重要一笔。
传统村落是传承历史文脉、保留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载体,保护传统村落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州古厝〉序》提出“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系列部署,市资源规划局积极推进我市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世遗大会相关工作,通过全面调查摸底、推荐申报,推动我市白交祠村、金柄村列入省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为厦门更长远、更系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借此申报之机遇,加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促进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进一步提升厦门的文化自信、文化魅力,展现高素质、高颜值的城市风采。
【解密】
白交祠村和金柄村得分最高 从1000多个自然村中脱颖而出
此次成功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的,为什么是白交祠村和金柄村?在厦门所有传统村落的调查梳理及价值评估中,这两个村落“得分最高”。它们有何特殊之处?
白交祠村:传统建筑保存完好
声名响亮的白交祠村,海拔1000米左右,村落依山就势,风景秀丽。部分传统建筑世代林立于此,有建于清代的灵应亭遗址、杨氏祠堂和建于明代的杨六郎庙。村内现存数十栋石厝建筑,部分建筑保存完好,传统建筑保留闽南“燕尾脊”,且多就地取材用石砌基础和石头砌筑外围墙——这种“石头房”冬暖夏凉、抗风挡雨,极具闽南地域特色。
据考察,白交祠村尚留有2处古寨址、10株古树、1座古桥、1个古河道,当地人民在劳动中创作的传统民歌“莲花褒歌”传承至今,村内也还保留着百家“齐醮”“进香”等民俗活动。
金柄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翔安新圩镇金柄村流传着一句俚语:“未有厦门,先有同安;未有同安,先有金柄”。据考证,金柄村建村至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村内有一棵存在1200多年的古樟,虽然树头内部早已中空,但依旧参天而立、枝繁叶茂,是翔安区最早最大的古树之一,有“活文物”的美称。
金柄村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国家级和省、市、区级非遗于一村:高甲戏、拍胸舞、布袋戏、翔安传统面线制作工艺,这些非遗项目均能在金柄村找到历史传承。村内保留了部分传统红砖古厝,现存有4棵古树、1处古驿道、1处墓葬、3处古井和4座古碑刻。
落实部署:多年调查沉淀,推动列入名录
白交祠村、金柄村顺利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背后有着多年基础调查工作的积淀。
早在2016年,我市就对厦门所有传统村落组织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及评估,排查梳理有价值的传统村落。2019年,市资源规划局响应中央、省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系列部署,统筹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积极推荐申报,在妥善处理传统村落保护和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编制形成《厦门市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推荐》,从我市1000余个自然村中挑选出10余个村落推荐予以重点保护利用,白交祠村、金柄村就在其中。
“此次白交祠村、金柄村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对于完善我市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有着重要意义,也能进一步助推我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市资源规划局二级调研员施忠敏说。下一步,市资源规划局将着手组织编制白交祠村、金柄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促进历史建筑及特色建筑的保护,积极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督促落实属地责任,引导公众参与保护工作。
链接
统筹规划保护利用 我市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风采
白交祠村、金柄村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只是我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抹剪影。1986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主持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就明确指示:“很有必要视鼓浪屿为国家的一个瑰宝,并在这个高度上统一规划其建设和保护。”自1986年开始,厦门以鼓浪屿为起点,陆续开展全市域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等历史文化保护要素的调查梳理、价值评估以及名录认定,并开展一系列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体系梳理 建立历史文化保护空间规划体系
自1986年来,我市有关部门全面深入调查摸底,系统梳理我市历史街区、风貌道路、传统街巷、村庄、历史建筑等保护对象,构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在市资源规划局的统筹推进下,目前我市已形成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文保单位、历史风貌建筑以及传统村落等多类型、多级别、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空间体系,并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和规划管理一张图,指导全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
摸清家底 建立历史文化全要素保护名录
近年来,我市组织开展各类文化遗产普查,各部门积极行动,摸清家底,建立历史文化全要素保护名录。经梳理,目前我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鼓浪屿;已批复的历史文化街区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鼓浪屿,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集美学村;待公布市级历史风貌区2处:厦港、同安旧城。认定且公布、挂牌的历史风貌建筑有391处,集中在鼓浪屿。其中重点保护历史风貌建筑117处,一般保护历史风貌建筑274处。
规划先行 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在基础调研和家底梳理的基础上,我市陆续编制《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等单项规划,明确名录认定标准、保护范围、管理方式、开发利用的规划及控制;其次,制定《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控制规划,梳理、评价街区价值,明确街区的保护要素和保护方法、区域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内容;同时还编制《厦门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厦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目前,市资源规划局进一步完善保护规划,健全全市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项目带动 实现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并举
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并重,才能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价值、新风采。近年来,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切实推动历史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利用,以实践探索保护利用的新路径。例如,对八卦楼、海天堂构、黄荣远堂、四落大厝等有代表性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和活化利用,突出展示鼓浪屿多元文化交流和闽南文化的包容特征,助力鼓浪屿申遗;推动我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纳入国家试点,结合岁修工程对延平戏院、黄氏小宗、黄家花园等历史建筑开展保护与活化利用,在功能改变、产权问题和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积极尝试。
立法保障 制定专项管理法规和技术规定
为完善立法保障,我市陆续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管理法规,出台《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厦门市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保护管理办法》《厦门经济特区历史风貌保护条例》等多部有关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专类法律法规,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的法律依据;同时进一步完善技术规定,针对具体业务颁布《鼓浪屿风貌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厦门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等修缮技术规程。
(文/厦门日报记者 黄语晴 图/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