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向来道法自然,认为万物皆有生、发、收、藏的轮回规律。有意思的是,与西方文化不同,传统中国文化不会讲生灭,会强调生藏轮回。今天的楼市,正是如此。用生灭看,过生必灭,危言耸听;用生藏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在当前楼市的确处在调整萧条期间的时候,老百姓都关心如何来判断楼市触底。其实,老百姓都关心,本身在说明需求的能量,都在收藏中萌发,而非需求已灭失。所以,本文不会简单用西式生灭思维,而是用中国智慧生藏哲学思维,来为大家提供参考。
首先,在当下的中国,楼市至少有4个周期规律,即微观的供需周期规律、中观的政策周期规律、宏观的经济周期规律、超宏观的人文历史规律,它们有时独立呈现,有时叠加组合作用。不管幸与不幸,2014年注定是4种规律叠加组合作用的并发年。
微观的供需周期一般3~5年。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一般3~5年,具有供给的钢性特点,一城一池的供需周期往往体现为供应周期,每3、5年供需关系会周期性地失衡波动。比如,2011~2012年全国性供地放量,到2014、15年一定会供过于求,出现阶段性过剩。而各地政府的供地又往往容易集中片区、指标,阶段性过剩往往会伴随结构性过剩。一旦过剩,土地供应会受到抑制,并经过半年至一年半的去库存,又会供不应求。
中观的政策周期规律,实际是受到政策或紧或松变化影响,会直接明显改变消费者行为,短期干预市场需求变化,带来市场周期性变化。这是政策和市场博奕的规律,有时会越控需求越旺盛,直到控制住了消费性贷款、强制性规定限制购买者进入,才出现市场需求下降。所以,政策周期往往是需求周期,政策方向改变,之后的半年往往会发生市场改变。
宏观的经济周期规律,是国家的整体经济周期发展规律。很明显,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向中速发展的换档期,和整体产业发展模式结构性调整期,虽然仍处于发展的长周期中,但这种整体性经济调整,会带来投资企业和市场消费双重的预期变化,间接影响供需关系。
而超宏观的人文历史规律,与宏观经济规律一起,反映了最基本的国情,是决定一国楼市的根本规律。中国人历史上长期国民保障的制度性短缺,使得人们对土地、房屋具有根深蒂固的依赖,有地斯有财、有地斯有位、有地斯有老、有地斯有子。这一点,与西方福利国家有根本性的不同。所以,在中国尚未完成全面的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的情况下,会出现楼市周期性调整波动,但不可能出现日本式崩盘。
从以上规律叠加组合看,目前中国楼市是一种市场性、政策性与发展性叠加下的深度调整,只要宏观经济企稳,如PPI、CPl、股市共同出现持续的积极表现,加上限购政策放开,整体政策会进一步调整支持,如福建的“新8条”支持政策出台,表明政策已经发生实质性的拐点,信贷也在逐步宽松,可以判断,楼市的触底企稳不会太远了,真正的购房者,自当心里明白。
推荐阅读:同居情侣买套房 分手房产怎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