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始终将新增违法建设管控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强有力的举措,持续开展违法建设整治专项行动,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开展各类整治行动、加强源头治理等多种方式,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控体系,严厉查处各类违建行为。
运用科技手段
严控楼顶违建
如何精准打击楼顶新增违建,比对不同时期的卫星航拍图是有效手段。“每个季度都要航拍一次,我们对当季度和上季度的航拍图进行对比,颜色、大小等出现变化的图斑为疑似违建。”鼓楼区城综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执法人员前往疑似违建图斑的地理位置进行现场核查,对核实为本季度产生的新增违建立即予以处置,将新增违法建设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近日,鼓楼区城综局收到卫星航拍疑似违法建设图斑,地理位置在东街街道三牧坊一处民房楼顶。东街街道城管中队立即展开调查。经查,民房业主以防雨为由私自搭建了钢架及铁皮,作为简易阳光房使用,面积约8平方米。这不仅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破坏了周边环境整洁。执法人员立即与违建当事人联系,告知相关法律法规,责令限期自行改正。后经复查,该处违建被拆除。
违法建设的处置关键在于即发现即处置。鼓楼区除了借助卫星航拍及时发现新增违建,高空探头监管体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重点区域安装高清高空探头,实现对楼顶等易发生违建的部位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疑似违建行为,执法人员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这种“空中看、网上管、地上查”的立体监管模式,大大提高了违法建设的发现率和处置效率,有效遏制了楼顶新增违建的蔓延势头。今年鼓楼区通过采取各类监管措施,共发现并处置新增违法建设36起,拆违面积共计346平方米。
结合专项整治
消化历史存量
鼓楼区地处老城区,存在不少历史遗留的违法建筑。这些违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有的还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为此,鼓楼区结合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消化历史存量违建。
结合影响消防安全“两违”整治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历史“两违”展开全面排查整治,按照风险等级制订整治计划,优先处置存在重大消防隐患、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通道畅通的违建。通过限期整改、强制拆除等手段,逐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安泰街道城管中队对辖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违建再次展开排查。执法人员巡查发现,乌山支路某小区架空层存在私搭乱建,极易产生火灾以及其他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当即联系违建当事人,向其解释了架空层私搭乱建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当事人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拆违工作。目前,该小区架空层违建已被全部拆除,拆除违建面积共计70平方米。
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行动,鼓楼区同步推进历史“两违”建筑的拆除和重建工作。对于影响城市规划、占用公共空间的历史违建,依法予以拆除,并结合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在拆除违建的同时,注重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通过腾出土地增设绿化、停车位、健身设施等,提升居民小区的整体品质,实现“拆违建、美环境、惠民生”的多重效果。截至目前,鼓楼区共拆除历史违建57起,面积共计1504平方米。
注重源头治理
坚持共治共享
鼓楼区在强力整治违法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源头治理,通过构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从根源上减少违建的产生。
鼓楼区城管部门和各街镇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在公园、街头开展形式多样的治违宣传,吸引广大市民参与,提高市民对违法建设危害性的认识,引导市民自觉遵守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从思想上杜绝违法建设的念头;通过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市民对身边的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举报,充分调动市民参与违法建设监督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同时,城管部门加强与社区、物业管理企业的合作,指导社区和物业管理企业加强对小区内建设行为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建设行为,将违法建设控制在萌芽状态。通过这些源头治理措施,鼓楼区有效减少了违法建设的产生,营造了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鼓楼区将继续深化“两违”治理工作,不断创新治理手段和方法,努力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的目标,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和谐的居住环境。(记者 刘珺 通讯员 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