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不久,新学期马上就开始了。但是对于在桥南片区买房的王先生来说,儿子就读附近一所小学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原来,买房时,开发商承诺能读附近的名校,但等到王先生到学校咨询时,校方却告知读不了。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买靠近名校周边的房子并不代表就能读名校。在购买“学区房”时,不要只听信开发商的宣传,还要了解相关的招生政策。
市场陷阱
“学区房”抢手 成开发商卖点之一
今年5月,晋江出台了《2014年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根据通知,小学招生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组织所划定的招生片区内的适龄儿童就近免试入学。
今年,公办小学招生对象,还必须符合“两一致”要求,即适龄儿童与父母或者父母一方户口一致,同属片区户籍;拥有片区房产(持有房产证或经住建局备案的购房合同,下同)且实际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一致。
据了解,2014年小学、幼儿园招生意见的起草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根据“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精神,服务区户籍人口实行足龄免试就近入学;二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对群众反映较强烈的入学手续、服务片区等作进一步的明确;三是服务片区购房户纳入扩招对象,学校如容量不足,采用派位招生办法招收本部分学生。
正是由于名校稀缺,招生对象有限,因此,“学区房”成为不少开发商宣传时候的卖点。如位于长兴路片区的裕福康城,业主子女就可就近入读。
“不仅对于外地人,同样对于本地人,学区房也很有吸引力。”晋江家兴房产置业经理曾思程认为,按照目前的政策,如果不在服务片区,想要读名校就要交一笔不菲的借读费。“买套房子,不仅省了这笔钱,还能保值增值。”
当初承诺能读名校 被告知读不了了
今年年初,在晋江打工的王先生购买了桥南片区某项目的一套7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除了居住外,王先生还看中了这个项目所宣传的“学区房”卖点。
原来,王先生有个儿子,今年就要上小学了,而桥南片区的这所小学是所名校,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
“当初,销售顾问告诉我,买了房子,就能读这所学校。”王先生说,他也是听到这样的承诺,才决定买房的。但是,置业顾问的承诺,并没有写进购房合同。
上个月,王先生带着儿子去这所学校报名,却被告知,这个项目并不在学校的招生范围内。换句话说,该项目的业主子女目前都不能就读这所小学。
在晋江,王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此前,蔡先生在晋江市区某项目买了一套商品房,也是看中该项目所宣称的“学区房”卖点,但实际上,蔡先生女儿上学时,被这所学校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