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石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泉州市将天湖村、普安村、凤林村、上仑村、葛洲村、砌坑村、埔宅村、前山村、大洋村、溪一村、联群村、文峰村、仙景村等13个村庄作为2015年农村零星石结构房屋改造示范项目,通过典型引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造模式,目前全面铺开零星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
位于泉州市区的一处石头房片区
【关键词】 参股改造
代表村庄:泉港区南埔镇天湖村打厝自然村
该村项目改造模式实行股份制,由改造片区原土地所有人作为股东,以土地面积作为参股基数,整理后宅基地实行竞价出让,股东根据收益情况分红。按照村民集体意愿的原则,改造过程中涉及到改造方案、补偿标准等重大问题,均提交改造片区户代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做到公开公正,让群众全程参与。
【关键词】 土地整合
代表村庄:泉港区山腰街道普安村
普安村选择由村委会牵头,资金来源则是由购房户投入(购买宅基地)、政府补助等多渠道筹集,通过拆除闲置危旧房,整合土地资源,重新规划村庄宅基地,统一分配流转给村民自行翻建。
拆迁方面,在村内公开初步补偿实施方案,经村民代表集体评估确认补偿标准,公示无异议后给予签订协议、发放补偿款。根据规划按先签订协议,腾空先选宅基地位置优先安排购置,统筹兼顾。每块宅基地统一定价,多还少补,通告之日起前30户签订协议并腾空房屋的每户补助,祖祠按标准补偿后再各补贴2万元支持异地建设。
【关键词】 自求平衡
代表村庄:泉港区前黄镇凤林村刘山片区
该片区的成功经验之一是实行自求平衡。在村内公开补偿实施方案,经有资质的测绘公司进行测量评估,整理出的土地根据规划编制方案,规划为若干块宅基地,有拆迁的给予就地安置,剩余的宅基地本村内公开招标,不对外出售,招标收入用于市政公共设施及祠堂建设。每块宅基地户型以统一设计图纸为准,宅基地须在半年内动建,两年内建设完成,否则按原价收归集体,另行安排。
【关键词】 土地重划
代表村庄:台商投资区张坂镇上仑村、南安市洪濑镇大洋村
上仑村村委会作为拆迁主体统一回收土地、宅基地,安排绿化道路等公共配套公摊面积,制定统一回收标准。地面物由村委会及理事会组织拆除,村委会不予补偿。新宅基地户型统一规划为12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两种方案,被拆迁房屋产权超过面积按标准由村委会收回。
大洋村则由村委会负责前期资金筹措、土地收储、配套建设等。二是村委会统一安排绿化道路等公共配套,每户埕围需退让30平方米,作为公用绿化和配套设施建设用地,督促村民按规划编制建造,防止违建现象。
【关键词】 帮扶共建
代表村庄:晋江市内坑镇葛洲村
利用村里旅港及旅菲侨胞人数多的优势,村委会积极牵头组织热心华侨、贤达人士集资,注重帮扶共建,进行先期集资及公益建设基金捐资,并对资金无法完全落实的特困户,采用互助帮扶机制统一建设、改造。
通过帮扶共建,项目根据全村现有旧村改造范围统一进行规划、设计,配套老人公寓及部分商业店面,增加村集体资产,统一预留各种公共配套设施用地,然后分期分批实施。还根据村中的自然环境资源,结合修缮合并祠堂祖厝,保留村中池塘、水系,提升村庄景观,延续村庄文化。
【关键词】 安置先行
代表村庄:晋江市内坑镇砌坑村壁角旧村(二期)
目前全村80%为成片的石结构或砖土混合结构的危旧房,做好安置工作至关重要,确定采用联体别墅和套房(15套)集中安置。对拆迁特困户、困难户,从社会捐款和购买联体别墅的资金中抽出部分给予购房资金补助,确保全部拆迁户都得到安置,及时入住安置房。
另外,努力做好改造区域内的道路硬化、绿化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实现集生态、环保、宜生、宜居为一体的美丽乡村面貌。
【关键词】 整体搬迁
代表村庄:晋江市金井镇埔宅村
除了做好土地整合,埔宅村也注重整体搬迁。改造项目共分为两期,其中一期主要采取异地安置模式,用于安置竹围、莲厝自然村及因规划无法就近安置的住户,二期采取土地整合就近安置模式。
竹围、莲厝自然村的石结构危旧房屋由镇政府予以征收,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征地补偿,其余危房由村民自愿拆旧建新。项目一期主要用于竹围、莲厝自然村及埔宅自然村一部分(无法就近安置的)异地安置;二期尽可能安排就地翻建,参照零星翻建办法实施。
【关键词】 滚动改造
代表村庄:石狮市祥芝镇前山村
前山村的石结构房已完成80%以上改建,由原来的212座减少到41座,其经验模式滚动改造值得借鉴。在改造过程中,前山村主要采取异地置换和就地翻建两种方式。村里打算将村西山头空地规划为安置片区,安置片区将改变农村分散居住、分散建设模式,向统一建设、集中居住方向靠近,为社区化管理和服务创造条件。按照规划,将置换腾出来的原用地全部用于绿化、休闲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
【关键词】 综合整治
代表村庄:南安市美林街道办事处溪一村
溪一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改造户意见、建议,组织村两委、村民代表学习、借鉴外地美丽乡村建设,成立改造指挥部,按照“裸房提升、闲房清空、危房改建、修缮加固”的工作思路进行分类改造。
此外,溪一村还发动乡贤出资百万元设立石改基金,在村委会担保下为困难户提供帮助,并利用闲置农用地统一收储成立合作社,引进农业项目,帮助村民就业。出台公共设施建设冠名认捐办法,全村总动员共同缔造“美丽乡村”。
【关键词】 村企合作
代表村庄:惠安县螺阳镇联群村陈坑底自然村
联群村下辖6个自然村,前期改造以陈坑底自然村作为先行示范点。通过村企联手,成立公益性投资公司,负责改造项目的建设与运作。由公司先行出资建设老人活动中心、老人公寓,分期分批解决拆迁户的临时安置问题;由村委会联合投资公司为改造户贷款融资提供担保,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以村集体名义对部分危旧房实施土地复垦,收益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困难户补助。再按照滚动改造模式,分阶段实施改造。
【关键词】 统拆分建
代表村庄:惠安县涂寨镇文峰村黄庄自然村
该项目前期的启动资金主要是结合新村建设,向镇政府、泉州农商银行及本村企业家借款,用于旧厝拆迁补偿款及道路征地补偿款的发放、主道路的硬化建设。将需要零星改造的石结构房屋整体拆除,整合周边的零星地块,进行统一规划建设至零点标高,交付安置群众,上部结构由群众根据规划分户建设,并预留休闲广场、宅旁道路等配套设施。宅基地旧厝由村委会按价统一收回,村委会与拆迁户签订协议书并发放补偿款。
【关键词】 修缮加固
代表村庄:安溪县虎邱镇仙景村
除了改造,也注重保护,富有传统民居特色的仙景村就是如此。该项目分为玉辉居、玉西居、玉环居三座连片古大厝,在传统特色基础上,充分发挥仙景村及周边自然、文化资源优势,把改造与开发融为一体,打造新版闽南大厝。
其中,古厝茶家侨墅以三座古厝基本格局原貌为依托,通过系统修缮、改造,恢复原有基本元素,开发打造成富有闽南特色的侨墅民居。手工制茶作坊遵循铁观音传统制茶工艺流程,使用传统竹制茶农具,体验古法纯手工炭焙制茶工艺。以玉环居为主体,建设富有乡村特色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各种文创活动;采用多层次、多品种的园林绿化,建设各类文体活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