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位置的特殊性,“第五立面”累积形成老旧破损等问题。近日,鲤城区在古城范围内开展建筑“第五立面”品质提升行动,进一步塑好古城外在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在鲤城区鲤中街道通政社区花巷“第五立面”改造现场,记者看到巷内两侧已搭建好施工脚手架,工人正在拆除部分建筑屋顶的铁皮搭盖、违规构筑物。“此次行动采取划片区改造方式,按照先清理、再设计、后修塑的流程,紧密推进改造提升进程。”鲤城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已率先启动对中山路及周边29条街巷的摸排工作,经统计,需改造提升的“第五立面”共370宗,同时对存在的违章搭盖、违规广告牌等情况进行现场测量、拍照建档、分类制作清单,目前,相关部门、街道社区正组织集中拆除清理违章搭盖。
为实现科学合理修缮,减少后期返工,泉州市住建部门牵头指定设计单位编制“泉州古城‘第五立面’设计导则”,针对建筑类别和实际情况设计方案、组织评审,并建立施工单位名录库和施工、监理机制。“已完成清理整治的建筑业主可结合自身需求向所在社区及属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经核准后,委托指定的施工单位按照统一的设计规范进行修缮、塑形,由市级委托的第三方负责监理。”鲤城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为保持古城风貌的统一、协调,目前已推出8个典型改造方案。这些改造方案结合建筑实际,针对传统坡屋面、现代坡屋面、传统坡屋顶、现代平屋顶、平坡结合屋顶、女儿墙式半坡顶等不同屋顶,考虑居民保暖、隔热、防水等需求,给予个性化解决方案。
本着尊重实际、尊重历史的原则,此次行动对屋顶上用于防水、隔热或建设年限较久的构筑物,结合实际予以适当补助。“如建筑业主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清理或积极配合拆除的,且构筑物符合条件,可以按照程序申请补助。”鲤城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75户居民签订整治拆除补助协议。
下一步,鲤城区将启动首批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对30宗建筑的“第五立面”进行修缮、塑形,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全面稳妥有效推进改造提升工作。 (记者张素萍 通讯员赖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