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泉州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福建省治理公路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相关要求,2月20日零时起,泉州将分批启用全市33处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设备,用“黑科技”智慧装备开启泉州科技治超新模式,打造科技治超与传统的流动治超、固定站点联合治超形成“三位一体”的泉州治超新矩阵。
据介绍,全市范围内11个县(市、区)设置33处点位共计139个车道的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点,覆盖货物运输主要通道、重要桥隧入口以及货物运输流量较大的路段和节点,通过动态称重检测设备和智能电子抓拍系统24小时不间断协同协作,构建起全天候前端“慧眼”高精捕捉超限违法行为系统。
当货车途经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点时,货车无需停车即可完成称重。动态称重检测设备能精准识别超限数据,同时智能电子抓拍系统迅速识别车牌号,共同判别生成车辆轴数、总重量、超限量、超限率等重要证据信息,同时从正面、背面、侧面三个方位拍摄照片和动态视频,“体检式”采集上传涉嫌超限车辆相关证据。
市级科技治超指挥中心作为科技治超工作的“智慧大脑”,发挥着重要作用:涉嫌超限车辆证据等数据实时上传至指挥中心,整合AI算法和大数据平台,快速完成违法判定,中心执法人员对各项数据进行审核,经审核确认的数据作为认定违法超限运输行为的证据材料,“派单式”定点推送至相关县(市、区)交通执法大队进行证据确认,并由一线执法人员开展“闭环式”案件办理。
泉州市交通执法支队相关人士表示,依托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设备实现实时画面与数据的集中展示,全程数据留痕,让执法的每一个环节都透明且可追溯,可从根本上杜绝“人情执法”,切实增强执法公信力;借助前端“慧眼”和中心“智脑”体系,精准锁定违法超限车辆,在保障合法运输车辆通行无阻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不必要的路面执法检查,将为物流运输行业的高效运转提供坚实保障,有力推动货运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记者陈小芬 通讯员陈裕然 刘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