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经企业申报、县(市、区)初审推荐、市级审核、专家评审、项目排重等程序,泉州市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试点企业公示名单日前出炉,239家企业进入名单。其中,205家企业拟获首笔补助资金。据悉,泉州市截至目前已确认试点企业359家,数字化改造合同金额超2.1亿元。
“真金白银”注入发展动能
去年,泉州市获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根据《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泉州市财政局关于组织开展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试点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市围绕600家试点企业改造目标,分批次开展试点企业申报,持续开展试点企业征集及数字化改造。
“真金白银”撬动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积极性。《通知》明确,对试点企业采购数字化改造相关的软件、云服务和网关、路由等必要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按照企业数字化改造投入(不含税)的50%进行补助,改造后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三级、四级的,每家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30万元、50万元。其中,企业数字化改造补助资金分期拨付,首笔补助资金在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签订数字化改造合同,完成备案审核及首付款支付后,按照首付款的50%、最高不超过10万元予以拨付;若首付款支付比例超过合同额的50%,则计算首笔补助资金时,首付款按照合同额的50%予以认定。
“在首批120家试点企业基础上,此次再确认239家试点企业,合计数量已占目标总数的59.83%。”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第一批次已拨付首笔补助资金887.07万元,第二批拟拨付资金超1800万元。
定制服务推动“一站适配”
泉州市启动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试点以来,已形成“专班抓统筹、市县共联动、企业作主体、标杆成引领、服务商支撑”工作机制。聚焦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我市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赋能”转型生态。
据悉,《泉州市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行动方案》及配套措施落地,我市计划投入2.4亿元,引导企业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今年以来,通过市县联动,我市确立“清单化+常态化+动态化”监管体系,督促数字化服务商规范服务流程;完善“提醒+辅导”企业服务方式,确保试点企业督导全覆盖,累计辅导企业完成问题整改超200个。同时,引导企业从单个场景着手,持续深入开展数字化转型,积极创建和申报标杆示范项目,通过“线上宣传视频+线下政策宣贯”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更多企业“看样学样”。我市常态化举办数字化转型现场会、对接会等59场活动,吸引超3000家次企业参与。
作为产业数字化的“赋能者”与“桥梁”,截至目前,面向全国我市累计征集数字化服务商208家,“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441个。同时,我市组织数字化服务商定制了52个“多快好省”数字化服务套餐,推动企业从“分散试错”转向“一站适配”,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链条、多层次、强支撑的服务保障。(记者 黄文珍 通讯员 黄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