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4月共有26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或下跌,创2013年以来的下跌新高。其中,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同比涨幅明显收窄,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更是陷入胶着状态。
而从统计数据上看,厦门楼市似乎也毫无例外地被“感染”了。第一季度,厦门全市一手商品住宅销售套数为9816套,销售面积为112.8万㎡,同比减少10.4%;4月厦门住宅成交1329套,销售面积16.51万㎡,环比下跌43.4%,同比下跌59.1%,被寄予厚望的5月已过2/3,可是“红五月”并未如期而至。
那么,受全国楼市低迷态势的影响,厦门楼市进入调整期,拐点将现?后市成交将持续走低?厦门楼市将现大面积降价?5月16日,在“2014海西房地产发展趋势沙龙”上,厦门资深地产人士解读当前厦门楼市,并建言房企放低预期谋划后市。
成交下滑是多方原因造成 不能表明楼市下行
通过厦门前4个月的成交数据下滑,就判断市场惨淡,这是一种简单的判断,也是一个误区。
禹洲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彬说,在看数据前,先要梳理下前后的政策变化,如很重要的政策就是去年12月底厦门出台新政策,提高预售门槛(如商品房至少要盖到七层才能卖,由于楼盘多数为高层建筑,有的楼栋高达40多层,要完成主体结构工程的1/2以上才能申请预售),这将导致后续房源的入市时间须推迟几个月,这也使得今年上半年市面上预售房源数量大大减少。所以,一二月份市场基本是以消化存量为主,新增供应并不多,供应主要集中于4月下半月。加上备案数据的滞后性,如4月底世茂湖滨首府和国贸新天地签约备案要在5月才体现,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前几个月数据上的不理想。
因此,杨彬认为,成交数据下滑根本的问题是供应少了,开发商无房可卖。
而厦门市立丹行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祖勤则认为,不同市场环境,不可同日而语。从数据上进行一番分析,今年1到4月份住宅成交同比降了很多,这其中有它的客观因素存在,因为去年4月份开始限购,所以大家都赶在前面买了,去年一季度的销售量也因此达到厦门有史以来的最高点。当然,今年全国各地楼市都有负面声音传出,也加重了购房者的观望情绪,这的确对市场有一定的影响。
房价涨幅收窄 并未出现实质性降价
而当问到厦门楼市是否出现降价趋势时,杨彬反问道:“你可以找一下厦门哪一个楼盘是新一期比前一期便宜的?”
杨彬分析说,并没有看出什么下行的趋势,在厦门不存在价格下行的问题,而是涨幅收窄了,因此这是对“降价”的一个误读。之所以市场情绪会有观望,是因为购房者对市场的预期,与开发商涨价幅度的不平衡。通俗地说,当购房者对市场预期好时,开发商涨价5%是可以接受,当市场预期变化时,可是开发商的涨价幅度却更高了,那么购房者就会开始观望,因此两方的博弈就是寻求一个新的平衡点。所以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楼盘是在实质性降价,只是涨幅收窄了。
陈祖勤从供货量与价格上比较分析,今年上半年整体的供货量都在减少,因此价格涨上去是比较有支撑的,特别是岛内的房子,房价的坚挺性会更强。如4月底热销的世贸湖滨首府,当时的价格是33000元/㎡到35000元/㎡,但预测下一期还是会涨的。
上半年仍处调整期 合理价格有望促购房入场
克而瑞房价首席分析师张子吉认为,近期无论其他城市是降价还是政策放宽的消息,都表明了当前楼市处于一个调整期,政府更是积极践行“分类调控”的策略。对于厦门而言,市场不会出现所谓的降价潮,更不会引发恐慌性抛盘。结合当前市场表现看,上半年楼市仍难以走出调整期,基于市场整体的去化压力,企业应该合理调整价格,随行定价才是明智之举,提升企业周转速度,加速企业现金回笼。
对于购房者而言,如果有心仪的房源,且价格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还是值得入手的,毕竟当前优惠举措较多,厦门未来涨势不改,只是涨幅会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