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挺的房价,让2014年的厦门楼市续写了传奇。
以交易火爆的1月开场,随后急剧跳水的交易量,再到8月份以后频出的限购限贷松绑、贷款利率下调等救市组合拳,以及缓慢复苏的年底销量。14年厦门的房子,比起近几年卖得真不咋的。
然而,坚挺28月不跌,“疑似假摔”,环比涨幅第一、同比涨幅第一……这一年的房价,和成交量唱了反调,逆市飞扬。
利好 救市政策频出
限购限贷松绑、贷款利率下调、地王频出、厦门被列入自贸区……一个个楼市的利好消息,从14年8月份开始,便不断刺激着购房者的神经。
8月8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发布《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就是被坊间称作“闽八条”的购房新政,也是全国的首个省级救市政策。
随后厦门在8月15日也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放开了岛外的限购政策,并对普通商品房的认定、购买时间的认定等都进行了调整,实行了宽松政策。对于外地购房者,也通过放开社保证明等手段,进行了鼓励购房。
这一政策出台后,随即到来的就是一系列的救市组合拳。央行在9月30日公布了首套房房贷松绑政策,只需还清首套房贷款,再贷款便可以算是首套,而且,将首套房贷款利率的下限调至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
11月以后,厦门的住房公积金政策也松绑,职工买房只需连续缴存6个月即可申请,并且异地缴存可以合并计算,套数认定由原来的按“认房又认住房贷款”标准执行调整为按“认房又认未结清的住房贷款”标准执行。
11月22日,央行继续“放粮”,将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厦门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应声而落,这样一来,购房贷款将可以省下数万元。
除了救市组合拳,地铁开建、被列入自贸区等利好消息,也成了开发商和二手房中介们卖房的一个又一个的噱头。
不过,就算这一系列被业内人士称为4年来最给力的救市组合拳打出,厦门的购房者似乎都神经很“大条”,任尔东西南北风,收紧钱包不放松。
低迷 几近腰斩的成交量
和2013年怎么调控都摁不下“牛头”的疯狂楼市相比,14年的厦门楼市,是怎么调控都难解观望的氛围。
根据市国土房产局公布的交易数据统计,14年厦门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6757套,成交量为3年来最低。
14年1月份,厦门的楼市开了个好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超过了5000套。不过,从2月份开始,成交量开始急剧下滑,成交量想突破1800套都很难。
虽然最后两个月厦门楼市的表现超过了往年同期,但依旧难掩去年全年新建商品房成交量的颓势。和2013年44656套的成交量相比,14年的成交量只达到其59.9%,成交量几近被腰斩。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15年厦门楼市将逐步回暖,尤其下半年刚需置业者和投资客将重新发力,带动市场热度。
坚挺 房价28月不跌
几近腰斩的成交量上,却是坚挺28个月不跌的房价。
在国家统计局的70城房价统计数据中,厦门的房价从2012年6月开始,直到14年的9月,就没有环比下跌的记录。
下滑严重的成交量,和坚挺的房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业内人士称,这是开发商在硬撑,因为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只要楼市政策放松,厦门的楼市仍然会火。
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国一片的跌声。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百城房价指数”显示,百城房价连跌8个月,有接近九成城市的房价,跌回了一年前。而厦门去年12月的指数,却仍然比去年同期涨了12.27%。
其实,从2010年开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70城房价统计数据,4年来,厦门的总体房价已经涨了三成,其中部分区域的房价甚至都已翻番。
而在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百城房价指数中,厦门的房价也基本是一路看涨,12月份的新建住宅平均价格更是首次在去年成为环比涨幅第一,平均价格达到21152元/平方米,这样的房价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
年度观察 这一年地王频频出现
厦门的楼市,建在一片神奇的土地上。
去年的土地出让市场地王频出,楼面价屡屡被刷新纪录。其中集美地王楼面价13135元/平方米,翔安地王楼面价12634元/平方米,海沧地王楼面价更是达到了15228.43元/平方米。保利地产以10381.5元/平方米楼面价拿下的同安地王,让厦门地价全面破万。
不过,相比之下是大幅缩水的土地出让量。根据去年年初厦门国土房产局公布的2014年厦门市经营性用地指标,拟出让经营性用地数量为57幅,供应土地面积为345公顷,总建筑面积904万平方米。
不过,现实却是很骨感,去年厦门出让的经营性用地仅有29幅,其中还有5幅流拍,24幅的土地出让数量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新低。172.5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比起2013年的265.8亿元少了93.3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正是土地出让的收紧,让开发商手中“缺粮”,只好在现有的土地中,高价购地来满足后续市场开发的需求。
而作为楼市“晴雨表”的土地市场,在去年楼市整体销量低迷的情况下,土地市场已然显现出理性。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地王频出,但是目前房地产的经济环境风险指数提高,开发商也是该出手时才出手,拿地已越来越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