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房产网

泉州房产 泉州楼盘 泉州家装 泉州建材 置业指南
闽南房产网 > 厦门房产 > 厦门楼市热点 > 厦门住宅户型演化:需求决定走向

厦门住宅户型演化:需求决定走向

发布时间:2021-11-25  来源:厦门日报  

  回顾厦门人居的改变,户型的升级迭代是十分重要的元素。从1981年到2021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40年间,厦门商品住宅户型设计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高层、洋房、叠墅、大平层等各类户型,极大地推动了厦门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1981—1997|分配时代

  户型设计仅满足“住”的要求

 

  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厦门市民对“花钱买房”并没有概念,当时的住房目标仅为“一人一张床”。为积极解决厦门本地职工住房分配紧张的问题,“筒子楼”逐渐被推广,这是单位宿舍的前身,也是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这种类似于兵营式建筑的“筒子楼”,在一条长廊上有着多个单间,厨房和卫生间是公用的,其户型功能主要集中在睡眠休息上。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单位福利分房依然是当时厦门市民的主流居住模式,但仅能满足居住功能的“筒子楼”逐渐被“单元楼”取代,这个阶段的“单元楼”户型设计多为方厅型,虽然已经有了两室甚至三室的户型,但面积普遍控制在50-80平方米左右,走廊被扩大为小方厅,形成了独立的就餐会客空间,已基本做到了餐寝分离。

 

  到了1990年左右,“单元楼”的起居室功能更加明显,起居室作为家庭团聚、交往、娱乐、用餐等活动的场所被独立出来,已经和卧室有了明显的界限,做到了居寝分离。也就在这个时候,厦门住房建设提速,住房商品化开始探索。在这以后,普通厦门市民居住的房屋中,独立的厨房加大,各项配属于厨房的设备逐渐完善。在房屋设计的时候,也开始考虑洗衣机、冰箱的专用位置。虽然与现在相比,当年的住房格局难称舒适,但很多家庭已经实现了从一间房到一套房的转变。可以说,这是厦门初代人居改善的重要一步,也为接下来商品房在厦门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1998—2007|居住时代

  商品房兴起 开始追求人性化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宣告终结,厦门房地产市场正式进入商品化时代,这对于厦门市民的住房品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这之后,以岛内象屿花园、玉泉花园为代表的厦门早期商品住宅的功能开始完善,进入到复合化阶段,至此也催生了房屋排布的革新:由楼梯房开始向电梯房转变,户型的开发和设计不再主要服务于分房单位,而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消费者的感受直接影响了商品住宅开发企业户型的设计。当时,仅从户型设计上来看,餐、居、寝已经完全分离,厨房设备更加完善,并开始出现服务阳台或家务间,三室及三室以上的户型更多地采用双卫生间甚至多卫生间的设计。

 

  到了2003年,随着厦门城市发展,购房者的居住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商品住宅的户型设计更加重视舒适性与个性化。在餐、居、寝分离的基础上,这个时期的户型中,“学”的空间被提到重要位置,许多大户型都设有书房。此外,交通流线开始清晰,公共空间、客用卫生间干湿分离等设计都在这一时期完善。主卧室的功能性也更加突出,如今很多中高端项目的主卧室都采取了套间设计,兼有衣帽间与卫生间,这也是从那时开始兴起的。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厦门不少楼盘还推出了一种全新户型,不仅拥有多个可拓展面积,且在户型内部设有“玄关”,即动静功能分区,客厅与餐厅的一体化提高了就餐空间的伸缩性能,整个户型设计更加凸显人性化。此外,在这一阶段,大厦型商品房也在厦门掀起一股“抢购”热潮,吕厝、莲坂等岛内热点板块成为置业热土,从而催生了像潇湘大厦、天宝大厦、台亚大厦、能群大厦等一批较早的大厦型商品房小区。

 

  2008—2015|创新时代

  挖掘附加值、提高使用率

 

  2008年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厦门楼市也进入调整期。为了打动购房者,开发商推出各种新奇的户型,超高利用率的产品卖点也开始涌现。也是在这个时候,以中铁、中海、保利、招商、龙湖为代表的外来房企纷纷进入厦门市场。随着这些品牌房企的入驻,不仅带来户型设计上的创新,厦门整体的楼盘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可变三室两厅”“拓展户型”“超高得房率”……翻开这一时期的楼盘广告,诱人的词汇频频映入眼帘。那个时候的开发商相当务实,纷纷在户型上大做文章,房源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均有所提升。楼市的竞争已从拼地段、拼价格,发展到拼户型。

 

  面对诸多刚需小户型,如何尽可能提高户型的使用率,让有限的建筑面积给出更多的实用空间?开发商最先想到了“赠送面积”,大量增加露台、阳台、设备平台、入户花园等空间。这些空间虽然不纳入建筑面积或只计算一半建筑面积,但改造后可作为常规的室内空间使用。此外,同样不纳入建筑面积的飘窗也成为这一时期最受厦门购房者喜爱的设计亮点之一。

 

  市民杨先生于2008年入手了一套海沧禹洲华侨金海岸房产,算上赠送的入户花园,119平方米的面积可以做到大四房户型。杨先生告诉记者,“每次拿到楼盘宣传单,最抓人心的就是价格和户型。谁的户型设计好,比较方正,得房率高,采光理想,今后居住就更加舒适。”事实上,2008年以来厦门楼市掀起的户型创新,更多的是从一些细节着手,充分挖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使用率,使购房者能买到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2016—2021|需求时代

  功能需求决定户型走向

 

  2016年10月以来,以“限购”“限贷”为主的新一轮调控政策推出,于是开发商在设计户型时,分别针对首次自住和再次改善需求进行设计。

 

  当年厦门出台规定:“180平方米以下住房实行限购;加大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不低于70%。”受政策影响,这个时期厦门商品住宅的建筑面积(包含公摊)多在90平方米以下,卧室、起居室的开间较以往均有缩小,户型多为舒适型的两室或三室一厅。至此,一批紧凑型户型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实行限购后,厦门购房群体对于住的要求更加精细化。同时,伴随二孩政策的放开,市场上在售的主流户型,在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卧室的数量在增加,室内布局做得越来越精细,适合刚需的79-89平方米的三房是这一阶段比较受欢迎的产品。以万科金域缇香为例,79平方米就做到了小三房,这种户型成为开发商供应的主力,不仅要求开发商更多地考虑购房者的真实需要,还要更人性化地将每一平方米空间利用充分。

 

  同样是在限购后,对于“房票”更加珍视的厦门改善型购房者,也往往要求户型具备更加多样可变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生活需要。于是,叠墅、大平层等改善型产品开始“走俏”,“送地下室、送露台、送入户花园”“可变空间”等创新户型也不断涌现。

 

  在业界看来,近几年房企对于户型设计的革新有目共睹。一位品牌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楼市调控的影响下,厦门大量中小户型产品集中入市,导致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环东海域、集美新城、翔安南部新城等厦门楼市主战场上,随处可见扎堆的工地和广告标语,这些项目地段、价格相差不大,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开发商们不得不在户型设计上动起脑筋。

 

  品牌房企龙湖地产在近几年销售的多个项目中,也频频打出“户型牌”,比如在集美推出的景粼原著,其叠墅产品基本延续了在户型上做“神奇加法”的设计思路,还进行了更加精细化的设计,实际得房率同比其他楼盘要高得多,屡次热销也反映了购房者对该项目的认可。

 

  【记者观察】

  户型创新

  与时俱进

 

  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初期到如今的40年间,广大市民对厦门住宅产品的户型设计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不同时期的户型,在空间使用率、功能分区、户型多变性等方面因此有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各种推陈出新的户型变革影响着人们的购买行为,也让大家感受到不同的生活体验。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一套房子拥有合理的户型设计,其实用性和性价比均会得到提升。开发商也从之前的拼地段、拼价格,到现在的拼户型,以迎合购房者的需求,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

 

  户型创新的本质,是在有限的单位面积里容纳越来越丰富的生活,无论是刚需小户型还是豪宅大户型,通用的一点就是要讲究户型的整体均衡,避免出现超大客厅和小卧室、超大卫生间和小厨房等不实用、不经济、破坏户型均衡的布置,看户型好坏不仅要关注面积是不是够大,更要考虑这个面积能不能为我所用。这注定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追求。(记者 谢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 集美4条公交线路本周六起调整
查看更多点评>> 网友参与评论已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