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拖延症”几乎缠上了每一个人,学习上拖延、工作上拖延,有的人还犯上了“买房拖延症”!症状表现为购房过程中迟疑不决,等条件成熟、等有钱、等有时间、等这、等那,结果等着等着,就错过了最佳买房时机。
眼下楼市处在一个政策敏感期,买房拖延症患者们又不知所措了。继全国各地“解除限购”从传言走向现实后,近日央行“解除限贷”的消息也开始传开了。在这个楼市敏感期,谁也无法预知后市,但只要追溯过往,我们似乎总能发现点什么。
2014年的楼市行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08年。2008年,楼市低迷,十年来首次出现房价下跌。10月27日央行出台政策,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且首套房和改善型自住房可在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利时享受优惠。其带来的结果是大量资金转向房地产市场,楼市回暖,2009年后房价一路上涨。
今日不买房,明日徒伤悲!小编想问各位买房拖延症患者们,在最好的时机不买房,你还在等着房价像坐火箭一样的飞涨么!那么,如何买房,买房需要注意些什么?接下来小编给购房者归纳了四大黄金原则,教你走出买房拖延症。
一、明确置业需求点
对于自住刚需来说,现在该不该买房,首先要抛开房价涨跌的心理预期,明确置业需求点。专家建议,不同人的置业需求点不同,应根据家庭成员状况、日常起居、工作、学习、休闲、社交等各方面实际情况考虑。
比如有些人因为首次置业,倾向于低总价的小户型,有些人购房为改善居住条件,那么,大户型、地段、区域配套等是他们主要考虑的需求点。而为子女教育和养老购房,小编建议购房人应以教育和医疗配套作为主要考察方面。另外,交通也越来越成为目前人们置业考察的关键因素,购房人要更具各自的生活范围选择适当的房源。
二、确定价格承受范围
为了不背上过于沉重的贷款压力,在了解到满足生活需求的住宅选择标准后,需要对家庭的财力进行评估,确定出一个可承受的价格范围。
判断价格底线,可以用贷款最高额度与最高年限,来算出每月还款额,建议月还款额不超过家庭月收入的40%。判断价格浮动空间,可以根据住房各项指标对家庭生活的影响程度分清各项需求指标的主次关系,明确哪些是必须满足的刚性需求,而哪些是可以舍弃的柔性需求。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有限的财力之下,得到既基本满足置业期望又具有充分选择空间的价位。
三、衡量房子性价比
衡量住宅性价比是否最优化,可以看与同档价格住宅相比其居住及附加价值是否最高。我们购买一套住宅,买下的并不仅仅是一套房子,还有附属在房子上的生活环境,包括区域配套、社区环境、物业服务等。区域配套包括有餐饮、休闲、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多方面,这些直接决定生活的便利度。社区环境主要包括:绿化环境、人文环境、社区安静度和安全封闭性等。
四、没有完美的房子
“买房拖延症”患者之所以买房效率不高,主要是希望买到最完美的房子,既要住起来舒适、交通便捷、教育齐全、购物方便、环境好,还要价格便宜,可这是很难做到的,你得确定自己的最佳需求。最佳的需求就是,你想要好的,就得多花钱,但预算有限,那就要舍弃一些东西,但舍弃的这些东西不一定未来就没有,也要看发展,除了天然的自然资源外,其他配套资源比如交通,购物,教育,医疗这些都有可能会在后天成形。
所以,小编建议,“买房拖延症”置业者最后应端正买房心态,不要总想着买最完美的房子,如果现有住房有3个以上的指标基本能满足自身需求,那么不妨停止空谈和幻想,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