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治违工作有关部署,晋安区始终坚持以“露头就打、出土就拆”为原则,持续强化“两违”治理力度,严控新增、消化存量,推动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运行。
今年初以来,晋安区共处置“两违”171宗,处置建筑面积达9084.65平方米,城乡空间秩序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严控新增见实效
分类施策去存量
据悉,晋安区全面强化“网格化+科技化”巡查机制,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立体监控体系。无人机定期航拍、网格员日常巡查和执法动态跟踪,实现对重点区域全覆盖监管,确保对新增违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近期,晋安区城综局茶园中队在巡查中发现,有人在茶峰路一处空地抢建单层钢架结构违建,面积约108平方米。经过周密部署,该中队组织执法人员拆除该违建,展现了执法部门打击新增违建的决心和力度,有力震慑了周边跟风抢建行为。
今年初以来,晋安区累计巡查发现并处置新增“两违”160宗,处置建筑面积达8940.65平方米,坚决将违法建设遏制在萌芽状态。
严控新增违建的同时,晋安区系统推进历史存量违建消化,依托属地镇街逐村、逐户摸排建档,结合旧改项目、环境整治、土地征收等多元路径,分类、分片、分步推动历史遗留问题有序化解。今年初以来,已消化历史违建11宗,处置建筑面积达144平方米。
专项整治除隐患
生命通道保畅通
根据全市“奋勇争先”行动部署,晋安区围绕消防通道、易燃彩钢板、铁路沿线、自建房、“九小场所”等重点领域开展“两违”专项整治。
截至目前,晋安区依法处置占用消防通道违建37宗,建筑面积达1392平方米;处置彩钢板房违建15宗、铁路沿线“两违”6宗、自建房违建4宗,有效清除了影响公共安全的风险点。
为彻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晋安区多部门联合开展占用消防通道违建专项整治行动,将“两违”治理与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检查紧密结合,采取“摸排—整治—巩固”闭环管理模式,确保整治到位、不留隐患。
执法部门同步开展普法宣传、案例警示,增强居民自觉维护消防通道畅通的意识;借助“网格管理+无人机+市民举报”多元发现机制,实现问题动态清零。
疏堵结合化矛盾
完善机制重长效
持续保持治违高压态势的同时,晋安区注重柔性执法与群众工作,积极推动从强制拆除向自觉拆除转变。通过“城管进社区”、召开业主宣传大会、发放倡议书、以案说法等方式,增强群众对违建危害性的认识,营造“不想违、不敢违、不能违”的社会氛围。
“我们不但要严格执法,更要做好政策宣传和沟通,帮助群众算好‘安全账’和‘长远账’。”晋安区城综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晋安区将进一步完善三级网格巡查机制,压实属地责任,强化科技赋能,依托国土图斑、季度卫片和智能巡检,实现对鼓岭、三环沿线、水源保护区、新建楼盘等重点区域的全天候监控。
同时,以群众诉求为导向,加强12345热线、信访举报、媒体曝光等各类线索的响应与处置,推进“新增违建动态清零、历史违建分类化解”,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记者 赵铮艳 通讯员 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