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马尾区持续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两违”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源头管控、柔性劝导、强化宣传等方式,多措并举,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坚决遏制违建行为,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走出一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两违”治理之路。今年截至目前,马尾区共拆除违建1.3297万平方米。
创新联动模式
强化源头管控
源头管控是减少“两违”发生概率的关键。马尾区以“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为目标,依托网格化巡查与无人机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处置新增“两违”。同时,通过压实物业主体责任、创新执法联动模式,为破解“两违”管控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
“‘两违’治理不能仅靠执法部门的‘单打独斗’,必须激活物业管理企业的‘神经末梢’功能,构建‘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处置联动’的治理共同体,才能从源头发现并解决问题。”马尾区城综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靠前部署,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将巡查责任落到实处,并强化对装修施工、加建扩建等行为实施动态监管。
例如,在马尾镇某新建小区,马尾区城综局提前介入,通过调阅装修审批档案、现场勘验比对等方式,精准锁定违法建设风险点。同时,区城综局领导带领执法人员约谈物业管理企业,提醒企业做好防范工作,切实履行好小区违建的日常监管责任,配合执法部门做好违建查处工作,减少业主因装修带来的违建问题。
热切回应诉求提升群众满意度
对于群众举报的“两违”线索,马尾区高度重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区里设立了专门的举报受理岗位,开通举报电话,方便群众反映问题。所有线索均被详细登记分类,并及时安排执法人员核查处理。对于情况属实的“两违”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
不久前,群众举报称,琅岐镇某村存在建设水泥台阶占用公共通道的情况,该水泥台阶导致道路宽度缩减,影响村民通行,存在安全隐患。琅岐镇秉持“柔性化解矛盾,依法依规处置”的原则,先后两次联合镇综治办、村委会,召集违法建设水泥台阶的6户村民进行座谈协商,寻求兼顾公共利益与当事人实际的解决方案。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执法部门依法对违建水泥台阶进行拆除,拆违面积约45平方米。
此次违建的妥善处理,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也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未来,马尾区将进一步拓宽监督举报渠道,鼓励群众通过电话、网络平台等积极提供线索,营造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坚持疏堵结合
推动和谐共治
“两违”治理必须“疏堵结合”,方能标本兼治。
日前,亭江镇两违办联合闽亭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企业,对小区楼下的一处简易搭盖的构筑物进行拆除。该违建占用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此次行动采取“宣传动员+依法拆除”的工作方式推进,拆除违建面积50平方米。拆违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向周边居民解释消防通道的重要性,获得居民的理解与支持。这种柔性执法与刚性拆除相结合的模式,为整治工作增添了温度和力度。
让群众深入了解“两违”相关政策法规,是从源头遏制“两违”的关键。为此,马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综合运用LED显示屏、宣传栏、微信群、政务网站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齐发力,织密防违控违“宣传网”,努力营造“不想违、不能违、不敢违”的治违氛围。
凝聚监管合力
形成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马尾区加强部门联动,形成执法合力。马尾区各职能部门与属地镇街联动,开展联合巡查执法,共享“两违”信息等,凝聚监管合力,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分析治理形势,集中研讨破解难点问题,推动“两违”治理工作协同高效开展。同时,城管、资规、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了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在查处“两违”案件时,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共同打击“两违”行为。
未来,马尾区将继续坚持“遏增量、化存量、防变量”的思路,强化执法力度,形成“两违”治理长效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大对违建行为的打击力度,实现“零增长、减存量”工作目标;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依法依规用地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违建治理的良好氛围。(记者 马丽清 通讯员 李硕 马尾城综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