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敢拼善赢是丰泽与生俱来的基因。找准区域定位,扬长避短,打造特色产业社区,精准招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丰泽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发展的新开始。
依托产业社区,精准招商、全员招商,丰泽区成效显著。2021年2月,丰泽区的招商工作实现“开门红”,首批招商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达到90亿元,涉及文化创意、智能制造、教育产业等多个领域。2021年8月举办的泉州市产业链招商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丰泽区通过“云签约+现场签约”的方式,又完成8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4.8亿元。
破局
破解困局 创新求变
1997年,丰泽区从原鲤城区析分而立,历经改革者、创业者共同努力,经济发展阔步向前。自2014年第三产业占比突破60%以后,2020年再跃两个台阶达到80%,位居全省第四。但高速成长的背后,城市化的发展引发土地资源紧张,工厂外迁使众多旧厂房、旧工业园区闲置了,新旧转型的阵痛引发了不对称的载体矛盾。
为此,在对同类城市县区的先进发展经验总结提炼后,立足辖区商务楼宇、改造后的工业厂房数量众多的实际,丰泽区提出了加快打造“专精特新”小微产业社区的发展思路。利用小微产业园区建设周期短、产业布局快、配套服务集中、资源优势互补、投入相对较小的优势,探索出一条依托丰泽区存量资源产业链优势,又能有效对标终端市场产生经济井喷效应的经济发展新路子。
出手
整合资源 谋定发展
2014年的“首秀”——福建(泉州)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让丰泽区尝到了华丽转身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贡献的甜头。在总结提炼后,丰泽再打造华创园品牌,总结系列成功的经验,为打造新一轮产业社区奠定了基础。
作为城市核心区,丰泽区聚集着46%的法务机构和49%的法务人员。随着中央法务园(沉洲东区法务园)的开园,市场的向心力和引力开始爆发。经筛选,海丝法务园“一园五区”的架构初步形成。作为高校最为集中和人力资源交流最频繁的片区,丰泽区承载着全市产业输出所需的各式人才使命。从会计、律师、税务等中介人员,到设计、研发、管理或IT人员,需求没有上限。经横向与园区业主多轮次交谈,纵向对接福建海峡人力资源中心,人力资源产业社区的雏形应运而生。建筑产业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刚需产品,又是民生需求的重点,概念一经提出就聚集了一众追随者。
根据楼宇、区位、面积等要素,丰泽区明确产业发展差别化定位,融入产业社区建设规划中。明确载体面积、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并形成一园一策的政策指南,以此项工作作为建立经济发展新平台,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在工作推进机制化、政策导向精准化、建设模式多元化、改造提升标准化、产业发展特色化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发力
审时应变 勇于出击
截至目前,丰泽区已有城东街道浔美工业园区华侨大学(丰泽)创新创业园、泉秀街道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泉州园)等一批旧厂房(旧工业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成为丰泽区招商引资、建设“双创之城”的生力军。
2020年,由原沉洲老工业区改造形成的泉州市建筑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吸引了182家优质建筑业企业入驻,2021年1月至8月实现纳税3028.66万元。这种“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营”的模式,也正在以仁风工业区改造的泉州市(丰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北峰工业区改造的智能智造园大力推广,是丰泽区探索走出的一条产业社区发展的新路子。
2020年,在全市新基建新经济基地建设比拼中,丰泽区十大产业社区之一的知创产业园(基地)脱颖而出,夺得了全市前2名的佳绩。
成效
十大社区 效应凸显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丰泽区上下同心,从政务服务、政策优惠、宜居宜业宜商等方面,全方位做足做细软环境。
在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基础上,丰泽区又及时出台9个专项政策组成的“双创政策包”,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创业创新项目入驻。2021年,十大产业社区的泉州软件园新增招商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4540万元,已全部落地开工;新增投产项目4个,总投资2.56亿元;在谈项目12个,总投资2亿元;1月至6月园区企业实缴纳税2216万元。
知创产业园制定出台了《丰泽区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实施方案》,推动园区专业化运作,已引进知识产权出版社参股子公司中知立德知识产权服务(泉州)有限公司专业运营团队,1个实验室、2个研究院创新平台、11个项目签约落地泉州知创产业园,集聚效应初显。
远兴数字科技产业园、领SHOW天地Q区、富城数字经济科技产业园等3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强化核心产业招商引资,3个园区共入驻企业129家,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丰泽法务综合产业园、东海泰禾中心、东海香缤中心、东海大厦D栋分别列为中央法务区1、2、3、5号园,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进行打造,通过东海片区优惠扶持政策及楼宇业主提供的阶段性免租措施加大法务产业招商力度。(记者 李菁 通讯员 刘炳煌 施庆松 王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