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鲤城区以“项目提效年”为抓手,立足存量优化,加力推动园区标准化建设与“四链”融合互融互通,突出规模化、集约化、融合化,推动土地空间高质量重构、产业链高质量重塑,持续深化园区提档、产业提级、发展提质。
重构土地空间
打造“高水平”标准园区
空间供给是城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在土地资源紧约束的难题下,鲤城区持续推动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行动,通过项目建设、存量挖潜、配套升级,提质扩容一批“高水平”标准园区。截至目前,“四个一批”标准化项目入驻企业96家,较去年同期增长182%。
作为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海天科创园建设进展顺利,交付厂房入驻率100%,二季度再封顶两栋厂房,目前已基本完成招商。据悉,海天科创园总用地面积147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拟扩建17.2万平方米,打造成为集产学研、科工贸于一体的时尚科创智慧园区。除此之外,作为省重点项目、市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鲤城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及周边配套设施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占地约117亩,拟规划建设9栋建筑,力争年底实现楼栋全面封顶。
鲤城区以科创中心为核心,向两翼延伸,带动周边火炬电子、海天材料等原有产业就地改造升级,标准化园区实现“多点开花”,聚力打造“产城人文安”五位一体创新融合工业园区。
突出投产纳统
推动“高效益”亩均产值
近年来,鲤城区坚持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创新链价值链融合提升,把握前期引企、后期育企两个阶段,依托科创中心、创投中心等产业空间,围绕人才服务、科技对接、产业协同、营商环境等提供激励措施和发展空间。
鲤城强化“以商招商”、深化“以投促引”,鼓励入驻企业招引上下游、产业联盟集中入驻、携手发展,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圈,据介绍,联兴发作为链主,在科创中心与美国莱卡纤维联合发起建立“功能性纺织供应链联盟”,集聚英国高士线、永荣控股、华沙利科技等22个国内外细分领域联盟成员,打造共享实验室,同步引入供应链企业淘天集团福建总部,成为深化产业链内外循环的成功典型。
鲤城还鼓励企业抢抓“AI”浪潮,招引上海泰坦AI和长三角服务机器人产业联盟项目,指导帮助入园企业拓展“AI+制造”应用,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搭建工贸融合营销网络,以淘天电商生态中心为依托,为700多家本地工贸企业提供商品定位、优品发布、外贸转内销、流量归集等服务。
落实要素保障
构建“高质量”运营体系
为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鲤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园区管理提质工程,持续探索全流程专业运营模式,推动园区向智慧型、智能化综合体转变。
完善科创中心智慧园区系统各功能板块,突出服务和分析两个作用,打造样板工程。同时,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泉州分中心、“两地双园双中心”等平台,嫁接成立沪泉联合创新孵化中心,促成联兴发、立信换热与西安交大泉州创新联合孵化中心组建“功能纺织材料创新联合体”和“立信换热创新联合体”。
除此之外,鲤城还持续完善园区配套,推动全域化运营提质。借力中国移动、华为在新一代光纤网络技术的领先优势,落地全市首个万兆实验室,实现超高速网络传输,为高带宽、低时延应用场景提供基础设施保障,通过“带宽换时延”策略催生新业态;推动创维光伏建设光伏发电运营中心,制定光伏电站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满足入园企业新能源服务需求。(李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