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塘铁路货运站的鸣笛声,伴随着福建省首列快速多式联运班列徐徐启程,开启了惠安高效物流与开放发展的新篇章;城西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串联起城乡融合的生动图景;净峰青兰山油库至县道309线跨海特大桥建设正酣,勾勒出发展动脉的壮丽图景……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惠安县以交通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缩影。
近年来,惠安县紧扣区位优势,将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品质置于优先位置,全力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通过畅通县域内外循环,提级农村路网,推进交通与产业集群、片区改造、村居环境、现代物流、文旅景观的深度融合,惠安正以交通先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硬核动力。
交通+产业
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道路通,百业兴。惠安创新推动“交通+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紧密衔接石化、食品、校服等优势产业链,着力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工业走廊。
其中,为助力石化产业发展,惠安加快推进青兰山油库至县道309线道路工程。这条湄洲湾港斗尾作业区集疏运通道,总投资约2.29亿元,全长2.23公里,包含跨海大桥1.155公里。通道建成后,将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显著提升港口竞争力。
“目前,项目海域段桩基浇灌、钢箱梁制作、陆域段路面浇筑等已完成,正在进行T梁及下部结构施工。”惠安县交通运输局规划建设股负责人杨龙渊介绍。
与此同时,联三线(S312线)岩峰至大红埔路段提升改造工程也在加快推进。该项目起点在涂寨镇岩峰村,至大红埔路口附近,全长9.069公里,总投资约7.96亿元,已获得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补助资金9950.5万元。
作为惠安连接泉州中心城区的黄金通道,黄塘至虎窟段工程现已完工通车。这条全长约5.6公里、路基宽度60米、设计时速80公里的交通干道,为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发展提供了重要交通支撑。
宁漳通道福厦高速泉惠石化至涂寨段、省道209线惠安段改造提升工程、林口至聚龙道路景观环境综合提升等项目的推进,犹如一条条强劲的经济“动脉”连通各大工业园区,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全面提升产品对外输送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
交通+民生
铺就惠民利民“幸福路”
多元融合,交通赋能人民美好生活。惠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交通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交通+片区改造”深度融合。统筹城西片区更新改造,建成联三线黄塘至虎窟段等项目,启动建设沈海高速公路惠安紫山出入口及接线道路工程,持续推进国道G324线紫山互通至黄塘后店段公路工程,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魅力。
“建交通就是建片区”的理念在惠安深入人心。省道209线惠安段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一期正有序推进。“该工程起点位于辋川镇坪埔村(泉港区交界),终点至螺城镇武装部路口,全长6.151公里,总投资约5.4亿元,将打造双向六车道城市干线,配套完善各类管线和景观绿化,极大提升城市品质。”省道209线改造提升项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交通+村居环境”相得益彰。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松溪村、官溪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山霞山青大道、霞美路等乡村示范道路,构建惠西山地绿色生态长廊,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
“交通+文旅景观”协同发展。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打造笔架山到洛阳桥“山线”田园风光、大岞惠女风情园到青山湾“海线”滨海风情,建设国道228线崇武滨海大道,塑造“半城山色半城海”的旅游品牌。
惠安创新探索“5432”农村公路高质量建设模式,实现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率、建制村通硬化公路率等7个100%目标。累计完成道路提级改造29个、危桥改造7个,实施生命防护工程65.338公里,“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
交通+物流
畅通客货通道“致富链”
近年来,惠安县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创新物流运输组织方式、推动城乡客货服务深度融合,系统推进“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打通、“快车道”构建与“公交网”织密,全面提升城乡客货流通效率。
10月10日,一列装载25个集装箱轻工产品的X8666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从泉州黄塘铁路货场驶出,以最高120公里时速开往重庆团结村站,标志着福建省首列快速多式联运班列正式开行。
“黄塘至团结村快速多式联运班列创新采用‘公路+铁路’多式联运模式,实行固定线路、固定时刻、固定班次运行,运输时间从46小时大幅压缩至34小时,综合运输成本较公路运输可降低约25%。”惠安县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股负责人林玄韬介绍。
如今,惠安已拥有惠安动车站(客运)和兴泉铁路黄塘站(货运)两大现代化枢纽。其中,作为兴泉铁路全线最大投资区段站,黄塘货运站不仅是泉州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更是连接中欧班列、通达国际市场的重要门户。
打通“大动脉”。依托兴泉铁路开通与中欧班列运营,惠安正持续做强黄塘片区物流枢纽,并联动外走马埭石化港口,共同构建“大进大出”的物流格局。黄塘至重庆团结村快速多式联运班列,成为福建省首列快速多式联运班列;同时,斗尾港区成功实现“一潮两靠”两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接续进港。这两项突破均创下省内首例,标志着黄塘片区物流枢纽能级与港口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畅通“微循环”。建立覆盖广泛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全县目前共有快递物流服务公司17家、县级物流中心5个、镇村级服务点312个,“早上到晋江中转、下午到镇村派送”成为新常态,为电商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物流保障。
推进“快车道”。创新发展网络货运新业态,途啦网络货运平台整合县域货运运力,目前已入驻企业18家、车辆1256辆,完成运单1.2万多条,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
完善“公交网”。投入纯电动公交车辆330部,运营线路49条,全面覆盖12个乡镇、重要工业园区和台商投资区、泉港区部分乡镇。2025年,开通首条文旅专线——崇武古城旅游巴士专线。累计建成标准化公交候车亭218座、公交首末站14个,实行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累计换发IC卡11万张。
大道如虹通四方,振兴画卷徐徐展。下阶段,惠安将继续以交通先行撬动全域发展,深化“交通+”融合模式,让产业因路而兴、乡村因路而美、百姓因路而富,把交通优势切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与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