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怡景花园小区停水,原因是水管老旧渗漏。去年,本报也报道了岛内外多个小区出现严重漏水情况,甚至出现天价的公摊水费――“巨额水费单”。市民或许会发现,这几年来厦门的一些小区,尤其是有二次供水的老旧小区漏水情况越来越多,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二次供水示意图 制图/张平原
问题1
业主共有产权
有人建无人管
谁是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所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界定了,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为全体业主共有,业主应承担其维护的职责,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代为管理。《福建省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第十条也提到:二次供水设施实行业主负责制,由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单位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目前,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多是委托物业公司代为管理。但管理得好不好,也要打个问号。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有些二次供水设施出现问题的小区已有20多年的历史,物业公司更换频繁,物业交接过程中一些二次供水的材料早已不见踪影,比如地下管网的图纸信息等。
问题2
为节约成本
管道质量参差不齐
长期没有维护是管理上的缺失,但出现严重的漏水渗水情况,也有一部分是管道质量问题。
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二次供水设施一般由开发商负责建设,很多小区在建设过程中,专业的供水企业并未参与其中,对当地供水条件并不十分清楚,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二次供水方式。同时二次供水设施无明确的技术标准,个别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可能选用质量较差的材料铺设管道,为日后的使用埋下隐患。
即便是建设时质量合格,但也有一定的保质期。等出现问题了,再倒追建设单位问责,也遇到时间太久、开发商不在等种种问题,难以实现。
问题3
缺乏维修资金
筹资成了拉锯战
记者走访发现,出现二次供水设施问题的小区,解决之路存在诸多坎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资金。
2016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印发《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提到,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是指1989年底前建成并通过竣工验收的非商品房小区(项目)和非个人集资房小区(项目)。资金由居民出资、管线经营单位投资、财政以奖代补等方式筹集。其中,二次供水改造的资金由小区居民出资,财政以奖代补。小区居民出资部分的资金来源可申请专项维修资金。
记者从市建设局了解到,的确有一些小区申请使用专项维修资金,用于二次供水更换。不过具体到实施环节,动辄上百万元的费用,部分资金平摊到每个业主,也引发分歧。记者也从一些小区物业了解到,有的业主只是买了房来出租用,根本不理出资维修的事,筹集资金变成一个拉锯战。
有专项维修资金尚且如此,一些没有公维金的小区更是举步维艰。(厦门日报记者何炳进)
【链接】
去年有成功案例
两个月完成改造
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维修问题并非只在厦门有,在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要解决隐患就要重视起来。首先业主要重视,寻找靠谱的代管物业公司,发现有漏水情况,要第一时间通知水务部门,查清问题;其次,责权不清也与二次供水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有关系,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为二次供水管理提供法律依据,进一步明确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改造、管理的责任主体和资金渠道;最后,水务部门也要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加大宣传并尽早提醒,用专业的技术尽可能提供帮助。
厦门也有成功解决二次供水隐患的典型案例。去年,建成使用20多年的卧龙晓城供水管网老化漏水严重。嘉莲街道将该水管的改造工程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并于去年6月底牵头成立改造工作组,不遗余力推动改造。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改造就竣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