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更方便了。最近,多家银行上线了手机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服务,市民动动手指就能查询到相关信息。记者体验后发现,查询起来确实方便又快捷。
1、个人信用报告用途多 相当于“经济身份证”
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把依法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向合法的信息查询人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个人信用报告又被称为公民的“经济身份证”,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办理信用卡、小额贷款、房贷、车贷、公积金贷款时都可能用到。甚至一些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要求求职者提供个人信用报告。
此前主要有三种查询方式:第一种是带上身份证原件,到个人征信记录自助查询机进行查询,系统会自动打印个人信用报告;第二种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http://www.pbccrc.org.cn/),通过身份验证后,将在第二天接到短信通知,方可登录征信网站,查看个人信用报告;第三种是前往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在查询网点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后提交查询申请,现场进行查询。
2、手机银行随时查询 不受营业时间限制
记者注意到,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陆续推出手机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服务。
记者体验后发现,用手机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十分方便。以使用招行手机银行为例,6月18日上午10时23分,记者打开招行手机App后,在查询栏输入“个人信用报告”,根据提示验证身份信息后,即可申请查询。上午10时26分,系统显示已申请成功。当天12时15分,招行发来短信,显示个人信用报告已查询成功,可于7天内登录手机银行App查看。也就是说,不到两个小时,记者就收到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包含了个人的信贷记录、非信贷交易记录、公共记录、查询记录等内容。
厦门建行相关人士认为,对市民来说,用手机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有三大优势:一是申请材料大幅减少,无需任何纸质材料,全程电子化;二是步骤简单、方便省时;三是可随时查询,不受银行柜台营业时间的限制。
3、目前不收费 加密加压后发至邮箱
记者了解到,目前通过手机银行查询信用报告不另外收费。那么,通过手机银行查得的信用报告是否会被他人看到,信息是否安全呢?
业内人士说,这一查询行为全程在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环境中进行,符合各项信息安全标准。个人客户提交的查询申请将直接传送至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人行征信系统),查得的报告经加密加压后直接通过邮件方式发送至客户预留的电子邮箱,银行不截留、查看有关内容,信息安全可靠。同时,建议市民要重视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知晓同意使用手机银行提交本人信用报告查询申请的行为视为本人真实意愿的表达,并接受后果。另外,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您的登录名、密码和验证码等,不要将信用报告随意提供给他人或其他机构,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及开放网络查询和保存信用报告,防止信息泄露。
【小贴士】
一旦发现信用报告内容有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市民可与业务发生的金融机构联系确认,并提交异议申请;或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征信服务网点提交异议申请。
【提醒】
短期内不要频繁查询 否则或影响贷款审批
需要提醒的是,短期内太过频繁查询信用报告并不好。您的每一次查询都会被记录并在报告里显示。如果您在申请贷款前,短期内查询过于频繁,存在被金融机构认为存在信用风险的可能,可能导致其谨慎放贷。而且,不管是自己查还是授权他人查,查询次数多了,也从侧面表明被查询人潜在负债压力较大、潜在风险较高,可能影响贷款审批进度等。
(记者 郭舒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