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房产网

泉州房产 泉州楼盘 泉州家装 泉州建材 置业指南
闽南房产网 > 厦门房产 > 厦门楼市热点 > 厦门:人工智能项目最高补助6000万元

厦门:人工智能项目最高补助6000万元

发布时间:2025-04-28  来源:海西晨报  

  人工智能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昨日在2025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四链融合”项目对接会上,我市公布了最新出台的《厦门市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坚持创新引领、鼓励应用落地、推动生态聚集和夯实发展基础四个方面,真金白银推动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最高给予6000万元的项目补助。

 

  加强源头创新

  支持组建“AI创新联合体”

 

  《措施》着重从源头创新和协同创新上“加码”,明确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科技攻关,突破核心算法、人工智能芯片、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

 

  对国家级人工智能领域揭榜优胜项目,按照研发投入总额,给予最高不超过50%的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省级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按照研发投入总额给予最高不超过40%的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市级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按照研发投入总额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强化协同创新,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组建“AI创新联合体”。对新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平台等国家级平台的,分别给予一次性3000万元奖励。支持国家级创新平台分支机构、省市级创新平台建设,根据投入和运营情况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奖励。

 

  鼓励“爆款”应用

  建设“千行万模”孵化平台

 

  《措施》鼓励应用落地,明确加快首版次软件应用推广。

 

  对企业自主研发,功能或性能有重大突破且达到国内领先的,开发完成首年度销售总额不低于100万元的首版次软件,按照该软件首年度销售收入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奖励,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打造示范场景应用,对入选省级或者国家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或示范案例的,按照项目建设主体实际投入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奖励,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拓展智能产品矩阵,支持AI电脑、AI平板、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研发推广,每年按规定综合评定一批年销售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爆款”产品,按照每1000万元销售额给予50万元奖励的标准给予奖励,单个产品奖励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每年给予奖励的产品最多不超过10个。

 

  建设“千行万模”孵化平台,支持建设大模型开源社区、评测适配中心、赋能中心、数据要素等服务平台,提供全场景模型库、高质量数据集、高性能开发测试工具,打通大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加快千行百业模型和智能体开发应用。对平台按照年度建设和运营费用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补助,每家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升级“算力券”

  支持创新领域投资孵化

 

  《措施》推动生态集聚,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设立“零租”孵化器,对人工智能创业企业或者团队给予最长3年免租优惠。

 

  加强算力普惠,《措施》明确要升级“算力券”,对年度营业收入10亿元(含)以上的企业,按照购买算力服务费用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补助,每家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年度营业收入1亿元(含)—10亿元的企业,按照购买算力服务费用给予最高不超过40%的补助,每家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年度营业收入1亿元以下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按照购买算力服务费用给予最高不超过50%的补助,每家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设立“模型券”,推广模型服务。对企业购买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模型开展智能体研发、提供模型服务的,按照模型购买费用给予最高不超过30%的补助,每家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强化金融赋能,升级产业链发展基金,重点支持AI芯片、具身智能、智能终端和大模型等创新领域投资孵化。同时,提升品牌活动,办好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围绕人工智能新技术、新应用设立赛道,搭建集竞技、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高端赛事平台。

 

  推动人才培养

  让技术与应用“双向奔赴”

 

  《措施》明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双百计划”中单列名额支持人工智能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将人工智能人才纳入电子信息产业人才政策保障,对算法、应用等骨干工程师按照规定给予最高不超过80万元奖励。建设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通过开展项目孵化、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引擎。

 

  适度超前布局智算规模,对新建、改造或扩建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和能耗标准的智算中心项目,按照服务器采购金额的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6000万元。

 

  推动技术供给和应用场景“双向奔赴”,建立全域、全时、全景应用场景库,发布“AI厦门机会清单”,推动智能制造、城市治理、政务服务等各行业、各领域场景开放,重点聚焦工业、供应链等领域建设示范应用基地,打造“超级应用”孵化工厂。(记者 李晓平)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 厦门:1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查看更多点评>> 网友参与评论已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