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3月,各家居建材联盟就争先打出宣传抢客,而卖场和没加入联盟的商户也没闲着,纷纷策划主题活动、专场活动准备与联盟相抗衡。
商家混战,给出的优惠很诱人,但这真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香饽饽,还是又一个消费陷阱?消费者该如何擦亮眼睛,挑选到适合自己的高性价比产品呢?小编来为您支招啦!
招数1:返利是否有附加条件
“下单即减100元”,“满2000元减1000元”,“最高可减10000元”……买满额或是提前下定即可获得现金减免,是商家们惯用的营销手段之一,第一眼看到也确实让消费者觉得很划算。
但在决定购买前,消费者应该多留意商家打出的返利是否有附加条件。例如有的联盟活动中,看似给出的建材优惠很诱人,但给出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到指定家装公司进行装修。而有的联盟活动给出的“最高可享受××××元现金抵用”宣传,并非是购买一个品牌的产品就可以抵掉这些金额,而是将这些金额平均分配到各参与品牌上,而且每个品牌必须消费达到数千元,才能抵用平均到每个品牌身上的少数金额。要达到所谓的“最高金额抵用”,消费者可能需要先消费数万元。
因此在看到这类促销信息时,消费者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看清优惠内容和使用范围,按需消费。不要为了获得优惠而凑金额,购买下不需要的产品,造成额外的浪费。
招数2:是否挂羊头卖狗肉
“1元抢购”、“特价秒杀”往往让消费者热血沸腾,觉得占了大便宜。而实际上,这类产品除了数量很“稀缺”外,一些商家还可能挂羊头卖狗肉,以次充好。例如推出的特价品,可能并非是本品牌生产的,而是用小品牌甚至是不知名的杂牌来充数。又或者做活动时用不错的样品做展示,但实际发货却用次品进行了掉包。
在碰到类似促销手段时,千万要睁大眼睛,盯紧品质。先查看商品标签、信誉卡等凭证是否齐全,然后向经销商索要发票及其他有效票据,并做好保存。如有签合同,一定要注明商品材质、产地、等级、生产厂家等详细内容。
招数3:勿忽视售后服务
服务,已经成为衡量产品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购买折扣产品,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产品服务跟着价格一块“打折”了。
购买前消费者要主动向商家了解送货、安装服务是否需要额外收取费用,折扣产品出现问题是否纳入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多长,是否提供日常维护等问题。服务的细节也最好加到购买合同中,以避免日后产品出现问题,得不到相应的保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处理,前期省了一些小钱反而更得不偿失。(本网记者 盛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