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房产网

泉州房产 泉州楼盘 泉州家装 泉州建材 置业指南
闽南房产网 > 泉州房产 > 楼市热点 > 泉州新老区教育资源不均衡 市民移居新区难

泉州新老区教育资源不均衡 市民移居新区难

发布时间:2014-03-20  来源:泉州晚报  

  教育均衡发展,是百姓的心头事,也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当前,环湾城市壮大带动新区崛起,如何让新区子女上好学、读好书,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分享泉州日益进步的建设成效、教育成果,不仅关系千家万户,也一直牵动着市委书记黄少萍的心。

  近日,针对这一课题,黄少萍专门作出批示,指出新城区科学发展,需要交通、教育、医疗、文体等资源要素共同驱动。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统筹规划,及时、高质量地推进新学园各项建设,同时,尽快研究制定各学校的招生服务政策,就近安排教育资源,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以教育事业的提升助力新区壮大,让百姓共享环湾城市发展成果。

  随着东海、城东、桥南等城市新区域建设进展迅速,不少市民陆续移居新区。但是,目前新片区的教育配套还基本未形成,新区与老区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影响居民入住积极性,进而制约城市新区域的繁荣。

  新学校什么时候建好,如何招生,成为移居新区居民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对新学园建设情况进行了一番走访。

 

困扰:工作在新区居住回“老城”

  在东海一家单位上班的陈先生,现在的生活几乎是“双城记”:“在新城区上班,生活在老城区。”

  陈先生说,他每天往返津淮街与东海,虽然中午在食堂吃饭,稍微休息,但是一天这样折返很费时。陈先生一度想把老城区的房子卖掉,移居新城区,但念小学的儿子马上面临升初中,户口落在老城区,而新区还没有可供上学的学校。为此,陈先生人在新区,但生活重心仍停留在老城。

  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看中新区的潜力和居住环境,把家安在了新区,但在移居新区的过程中,“孩子哪里入学”成了一大困扰。

  市民许先生一家搬到城东新房子两年,让他烦恼的是,附近配套的学校还没有建成,每天得送孩子回老城区上小学,晚上再接回来。“从新区到老区上学,花费时间较多。”许先生说,大人即便不会疲惫,小孩子也累。

  也因此,虽然有市民陆续移居新区,但直至目前,新区的绝大多数学校、分校还未建成招生,影响到居民入住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新区域的繁荣发展。

 

现状:老城区学校承载太多重负

  陈先生们顾虑的背后是,新区发展步伐快,教学资源没跟上,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老城区。

  市教育局一位人士介绍,教育资源均衡指的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即新老城区的教育事业统筹规划、均衡发展;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即老城区和新城区各学校的整体发展;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即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

  但目前,市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市区优质学校、重点学校,绝大多数集中在旧城区即鲤城一带,优质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像高中阶段的泉州五中、泉州一中、泉州七中、培元中学,小学阶段的市实小、市第二实小等等,甚至绝大多数公办、优质的幼儿园,都分布在老城区各个角落。

  “有办法的话,就老城区户口留着,以备小孩上学用;筹钱新区买一套,但新区学校什么时候建好,能不能读,心里没个底。”市民张先生谈起自己的“算盘”。

  囿于历史因素,老城区的小学、中学不少身处主干道或拥窄巷子里,上学、放学高峰期,与上下班人潮叠加,学校周边的道路“肠梗阻”司空见惯。“每天下午要从巨大的车流和人流中‘挤出去’,都要花很长的时间。”17日下午4点,骑着电动车从东街家中出发的秦女士,早早把车停放在实小对面的中山公园门口,准备接小孩。即便疏导交通的人员比以前多了许多,但拥挤依旧。

  “电动车剐碰是很正常的事,只要别碰到人,更别和小车碰上,就谢天谢地了。”专职当“孙经理”的退休老干部张老先生说,每逢放学时,中山路一带车流人流浩大,与到附近福医大附属二院看病的市民汇在一起,不堵都难。

  老城区的中小学也有“压力”。以市第二实验小学为例,现有校区位于田安路丰泽新村内,这里是中心市区繁华地段,学校占地不到8亩,空间不足,招生压力大。

  市教育局一位人士认为,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有三个层面,但是目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仅仅是泉州,几乎每个城市都没有办法达到绝对的“均衡”,为读一所好学校“争破头”,也就是必然的。

查看更多点评>> 网友参与评论已有评论

泉州最新开盘
泉州楼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