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高颜值城市的形成,须依托高品质的建设。市建设局作为建设主管部门,担当作为、主动探索,凝心聚力建设高颜值厦门,在过去多年中积累下丰富成果,交出亮眼答卷——一方面,通过完善建筑外立面规范、加强建筑设计,推动城市景观形象大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保障房、改造老旧小区、推广绿色建筑,为高颜值厦门赋予更深的底蕴与内涵,推动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提升城市形象
出台建筑外立面新规,加快推进城市景观整治提升,实现城市建筑面貌焕然一新,提高城市颜值;引进建筑设计大师,打造精品地标型建筑,提升本土建筑设计水平,提高城市品位,实现与国际接轨。
改善人居环境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新城建设,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市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普及绿色建筑,让厦门成为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城。
A 高颜值之城:
提升城市景观,加强建筑设计
若说高颜值之城是一个有机整体,建筑就是城市颜值的鲜活细胞,而建筑外立面则直接关系着一座城市的形象风貌。今年,在市建设局推动下,我市出台建筑外立面管理新规《厦门经济特区建筑外立面管理若干规定》,并于4月1日正式实施。
这项管理规定对建筑外立面从立法层面予以规范,对于提升城市立面颜值、优化街区空间肌理、保障群众居住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新规针对我市实际情况新增了建筑外立面管理维护、亮化美化、整治改造的相关规定,要求新建建筑外立面装饰装修的造型、风格、色彩应与周边建筑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和谐统一”的视觉观感,同时体现地方特色;并通过明确部门分工、细化管理人员职责、强化法律责任,推动建筑外立面管理水平提升,为打造高颜值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推动新规实施的同时,市建设局还加快推进城市景观提升工作,多管齐下推动建筑风貌“换新颜”。2019年,市建设局牵头开展东坪山路与东浦路交叉口-文兴隧道沿线立面整治提升和厦门北站至厦门站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完成东浦路立面、嘉福花园立面改造项目,累计完成236栋建筑27.07万平方米的立面整治提升,拆除乱建乱搭1.1万平方米,实施平改坡2760平方米。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有品位、国际化的高颜值之城,市建设局以建筑设计为抓手,主动提升设计水平。近年来,引入张锦秋、程泰宁、崔恺、黄锡璆等多位一流建筑设计大师,打造了新机场航站区、东南航运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等20项精品建筑,大大提升我市建筑知名度;同时,通过打造“厦门市十佳建筑师”和新锐建筑师品牌、推进勘察设计信用评价机制建设,整体提升了厦门本土建筑设计水平,有力助推高颜值城市建设。
B 高素质之城: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补齐民生短板
高颜值与高素质,就像硬币的两面,只有二者相依相存、在城市中有机统一,才能吸引百姓在此安居乐业。高素质之城依托于高质量发展,而重点项目正是牵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今年是“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攻坚年”,市建设局、市重点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开足马力、攻坚克难,加速推进重点项目投资及建设,以实际行动铸就高素质之城。
为推动重点项目尽早开工,市建设局优化审批流程,推行“不见面”审批、“全程网办”“双向邮寄”等办事模式,通过“一会四函一书”工作流程,有效促进42个市重点项目提前一两个月开工;强化和规范项目工期管控,牵头组织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与此同时,“轻骑兵”工作组则持续下沉一线靠前服务——今年1月-5月,“轻骑兵”深入209个重点项目现场,实地帮助企业和项目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建设计划往前排、工期往前赶、服务往前冲。这一系列有效举措,促进了我市产业项目加速落地、社会事业项目稳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城基地建设全面铺开,有效助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
如今,一个高素质之城正日益彰显,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也不断提升。近年来,市建设局通过高标准建设保障房、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推动城市品质、人居环境双提升。今年5月,我市首个地铁社区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竣工备案,市建设局通过优化户型设计、完善室内装修、提升配套环境等,高标准打造保障房建设“新范本”,增强群众居住幸福感;同时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今年将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7年至2020年开工建设10万套保障性住房”目标。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市建设局坚持“共同缔造”理念,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行居民自治共管,深化长效管理机制,形成老旧小区改造“厦门模式”并向全国15个试点城市推广,其改造成果还作为范例之一被选送参加“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展览。
【亮点】
全面推广绿色建筑 构筑美丽生态家园
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我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居全省第一
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核心在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宜居人居环境。近年来,市建设局贯彻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结合项目建设,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及绿色建造方式。
早在2015年,绿色建筑就已纳入法制范畴。《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规定,新建政府投融资项目、安置房、保障性住房,以招拍挂、协议出让的方式新获得建设用地的民用建筑,应当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建设,以一星级绿色建筑为主,鼓励建设二星级及以上等级的绿色建筑,商品住宅必须一次性装修到位。
以该条例为依据,我市大力推广绿色建筑,通过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及工程验收标准、实施财政奖励、健全建筑节能监管等手段,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在市建设局的推动下,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将强制实施绿色建筑范围扩大到所有民用建筑,推动绿色建筑全面普及;同时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我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审定、公示、公告并颁发证书及标识;根据《厦门市绿色建筑财政奖励暂行管理办法》,对主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取得运行标识的存量土地民用建筑实施财政奖励,并对购买高星级绿色建筑商品房的一手业主给予返还契税奖励,以此调动企业建设绿色建筑的积极性。目前,我市已累计发放绿色建筑财政奖励8205万元。除此之外,新建商品居住建筑全覆盖推广一次性装修到位,有效减少了建筑垃圾和装修扰民,促进邻里和谐。
一组数字证明了这一系列举措的成效:目前,厦门新开工建设的民用建筑已100%执行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数量位列省内前茅。2019年3月,我市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住建部验收,累计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304万平方米,覆盖医院、酒店、商场、写字楼、学校等类型,城市节能改造平均节能率23.2%,每年可节约电力约572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8万吨,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任务,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位居全省第一。
一栋栋绿色建筑拔地而起,最终构成了一个节能、环保、宜居的绿色厦门。
【数据】
重点项目投资
499.4亿元
今年1月-5月,全市381个市重点项目计划投资381.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99.4亿元,完成序时计划131.0%,完成年度计划40.3%,项目建设总体推进顺利。
城市立面整治
1300万平方米
目前,我市累计实施了89条主次干道、9044栋建筑(含平改坡、屋顶改造建筑2265栋)的城市街区立面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整治建筑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基本涵盖我市城区各主要道路。
老旧小区改造
412个
目前,全市累计完成412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建筑面积约310万平方米、房屋1236栋、居民35844户,完成投资额4.79亿元,1989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绿色建筑比例
62.22%
2019年厦门城镇绿色建筑占新竣工民用建筑比例达到62.22%,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设计施工阶段100%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304万平方米,城市节能改造平均节能率23.2%,每年可节约电力约572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8万吨,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位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