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房产网

泉州房产 泉州楼盘 泉州家装 泉州建材 置业指南
闽南房产网 > 厦门房产 > 厦门楼市热点 > 海沧隧道通车 海沧大桥也“通”了

海沧隧道通车 海沧大桥也“通”了

发布时间:2021-06-18  来源:海峡导报  

  穿越碧波万顷,驰骋海底世界。深入海底70米,再次拉近了海沧与本岛的距离。在无数双期盼的目光中,昨天上午11点,厦门第二条海底隧道——海沧隧道试通车,厦门正式进入“四桥两隧”时代。

 

  从通车首日的情况来看,海沧隧道的分流作用还是明显地体现了出来,晚高峰海沧隧道、海沧大桥通行明显通畅了不少。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鉴于海沧隧道为新开通道路,为确保试运营阶段道路安全,试运营阶段禁止中重型货车通行。

 

  现场

  通过海沧隧道

  最快只需5分钟

 

  昨天上午,海沧隧道通车仪式在海沧隧道海沧端出入口举行。工程建设者和市民代表200多人共同见证了通车时刻。6辆公交车排成长队,等待通过这条新建的海底隧道。

 

  10点18分,正式剪彩,宣布通车。人们乘坐着公交车从海沧端入口缓缓驶入隧道,先穿行一段海底隧道,再穿过兴湖路下方的城市隧道,调头返回,结束穿越之旅。

 

  导报记者跟车从海沧端进入隧道。海沧端出入口是整个隧道的里程起点,隧道外两侧波浪形垂直绿化带色彩鲜艳,图案活泼大方,波浪与海鸥造型的遮光棚相得益彰;湖里端出入口,浮雕展示了厦门大桥、翔安隧道等一系列厦门进出岛通道场景,象征着海沧隧道对路桥文化的延续。

 

  行进在隧道洞内,灯光条带、装饰板蓝色腰线及地面标线勾勒出了隧道的轮廓线。整个隧道装饰简洁、配色明快,提供给驾驶员舒适、安全的驾驶环境。

 

  打开车窗,有空气流动,这主要得益于通风塔把海沧隧道内的尾气及时排出,换入新鲜空气,保障市民行车过程中的空气环境。海沧隧道有两座通风塔,海沧端在海沧区拥军路,岛内通风塔位于象屿保税区,隔海相望。海沧隧道两座通风塔造型独特,也为厦门再添两处美景。

 

  穿越海底,7.1公里的路程,一路顺畅,只用了短短5分钟。

 

  影响

  缓解海沧大桥压力

  拉近马銮湾新城距离

 

  昨天一大早,还不到通车时间,现场已经有不少市民前来等候。鳌冠村村民王阿姨,防晒服、太阳伞、口罩全副武装,拿出手机自拍杆与隧道合影。

 

  她说:“每周都要进岛内带孙子,走海沧大桥遇上堵车来回要两个多小时,实在太辛苦了。等了好几年,终于等到家门口的海沧隧道开通,对我们每个村民来说都是大喜事!”

 

  据了解,连接厦门岛内与海沧的海沧大桥,平均车流量超过15万辆,最大日通行量达19万辆,远远超过了设计5.2万辆负载能力,在高峰时段时已达交通拥堵状态,海沧大桥已不堪重负。海沧海底隧道建成通车后,对分流海沧大桥车流量将起重要作用,将大大缓解海沧大桥的交通压力。

 

  除了缓解交通压力之外,海沧隧道还将大大缩短马銮湾新城、新阳工业区等到厦门岛西北部距离。据测算,以往从新阳工业区到厦门机场,开车需要半小时左右,隧道建成后,车程时间将缩短一半以上。

 

  海沧隧道的建成,使海沧同时拥有了桥梁、隧道、轨道三种类型跨岛通道,成为第一个全天候具备进出岛能力的行政区,极大缓解海沧大桥的交通压力,极大提升了厦门岛西部交通能力,拉近了马銮湾新城与本岛的距离,保证了海沧、湖里市域范围内“半小时交通圈”,构建了高效通达的区域交通网络,打造了高品质的城市交通,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

  串起本岛第二条

  东北西南向快速通道

 

  在厦门2014年美丽厦门战略两环八射交通规划中,内环把厦门东西海域和马銮湾、杏林湾、同安湾全部连接起来,而翔安大桥和海沧隧道分别是内环跨越东、西海域的连接线,也是内环实施难度最大的工程、内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海沧隧道西南连接海沧、翔安大桥东北连接翔安,二者形成本岛第二条东北西南向的快速通道,沿线在海沧鳌冠、湖里、高崎、环岛东、滨海东、刘五店设有互通,分别连接马青路、湖里大道、成功大道、环岛路、滨海东大道,西向通过马青路连接马銮湾新城,通过海沧疏港通道快速连接厦蓉高速、沈海高速,辐射漳州;东北向通过滨海东大道连接东部体育新城,通过翔安南路转向机场快速路直达翔安新机场,通过翔安大道快速连接沈海高速,通过海翔大道进入泉厦城市联盟高速,辐射泉州。

 

  两环八射快速路网形成,可以对整个城市的路网布局带来极大的改善,组团之间的客货运的快速联系产生明显的成效,促进区域间的频繁经济活动,可以为更高品质的岛内大提升、更大力度的岛外大发展提供保障,也更加凸显厦门作为闽西南中心城市的地位。(记者 曾宇姗 崔晓旭 通讯员 洪恬恬)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 芗城区:67项民生项目年底前完成
查看更多点评>> 网友参与评论已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