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盼。厦门市持续在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构建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上加快步伐。今年以来,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市把解决新就业大学生、青年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群等新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作为当务之急,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接连推出有温度的住房保障政策,为老百姓解决实际住房问题。
这个7月,我市保障性住房工作喜讯频传——
4000套地铁社区保障性商品房,面向“三高”企业骨干员工,4.5折配售;
约2500套保障性租赁房,面向3次以上“摇号未中”的本市户籍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配租;
第16批次面向企业员工的公租房即将配租;
多类存量非住宅房屋可临时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一项项民生新政惠及百姓,一个个安居梦想得以实现。
聚焦“急难愁盼” 为不同群体提供精准保障
上个月,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的邱万章,和他的同事一起住进了湖里区高林一里的公共租赁住房。对入职不久的他来说,这是一个大惊喜。公共租赁住房面向无住房职工配租,由企业统一申请,邱万章和同事合租了60多平方米的两房一厅,一起分摊房租,降低了租房成本。房源离工作地点不远,出了小区就有公交车站,周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生活非常方便。“减轻了很多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稳定,有安全感,有归属感。”邱万章说。
环卫工人杨瑞忠来自龙海,已经在厦门工作8年。今年年初,他通过程序申请到了保障性住房,虽然房子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厨房、卫生间全都有,夫妻俩一起居住,终于在厦门有了一个安稳的家。“价格低、上班近,我已经心满意足了。”他说。
正是我市多层次立体式的住房保障体系,多样化的住房保障产品,让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能一一实现精准保障。市住房局介绍,厦门本市户籍低收入或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以申请保障性租赁房,实现“保基本”;新就业大学生、企业无房职工等新市民,可以申请公共租赁房,确保能在厦门落脚扎根“有得住”;在“三高”企业工作满一年的骨干员工,可以4.5折申请购买保障性商品房,确保“买得起”;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可申购人才住房或申领住房补贴,确保“住得好”。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分配各类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约9.53万套(间),其中,保障性租赁房配租约3.74万套,保障性商品房等销售型房源配售约2.14万套,市区两级公共租赁住房等配租约3.65万套(间),保障人数超过22万人。
市住房局副局长陈江生说,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住房局聚焦民生关切,着力推动解决以新就业大学生、青年人为主的新市民,以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群的住房困难问题,按照“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的方式,加快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已筹集各类租赁住房6万多套,预计年底前有3万套可投入市场。
不断盘活房源 着力稳房租留人才保民生
厦门作为人口净流入城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为来厦就业人员,尤其是为新就业大学生、青年人、城市基本工作人员提供住房保障尤为重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高度重视来厦就业人员的住房问题,综合施策,多渠道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筹集力度,着力稳房租、留人才、保民生,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以来,我市一方面全面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全力推进新项目生成;另一方面,不断盘活房源,鼓励将各类闲置住房、安置房等转为租赁住房。
4月23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厦门市扩大租赁住房供给促进市场平稳发展工作方案》,着眼全面构建“稳租期、稳租金”的住房租赁市场,从供给侧发力,重点盘活存量,加快建设进度,扩大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
7月1日,市住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联合印发《存量非住宅类房屋临时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商业、办公、工业、仓储等非住宅类存量房屋,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不断挖掘和拓宽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渠道。
7月20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发布,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建设,着重解决新市民群体住房困难,建筑面积原则上不超过70平方米,以30-45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同时,通过产业园区及工业项目配建宿舍型公寓,重点解决企业单身员工居住问题。最近,《厦门市加大新就业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租赁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进一步加大对青年群体的住房保障力度。
筑牢监管“防护网” 提高居住获得感安全感
针对我市部分区域出现租赁住房短期供需矛盾,市住房局快速反应,筑牢监管“防护网”,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持续推进住房租赁市场专项整治,对恶意涨租、囤积房源、驱赶租客等违法违规行为露头一起、打击一起。同时,通过约谈租赁企业,引导企业签订“稳租期、稳租金”承诺书,发布倡议书等形式,宣导行业从业者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今年以来,我市将二手房市场整治作为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4月,我市重拳出击,十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九个月的整治二手房市场专项行动,打出组合拳阻击“炒房客”投机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三个多月,已形成强大整治合力,取得初步成效。25家中介机构门店被暂停网签,144家被取消网签;协调解决房产交易纠纷34起,涉及房产交易款共计1.4亿元……市场交易秩序进一步规范。
安全是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我市多措并举保障全市房屋安全,推动房屋安全隐患见底清零——组织开展全市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排(复)查全市房屋446060栋,累计完成长效处置4601栋,长效处置率99.8%;着眼长效机制,建立房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完成全市房屋安全信息建档;加强兜底保障,推进农村“五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全市263户农村5类重点对象住危房问题均已解决。(记者 蓝碧霞 袁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