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南安市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积极谋划工业企业发展新蓝图。近日,《南安市重点工业企业提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一系列精准政策的出台,持续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大动力,计划未来五年助力南安市培育更多超亿元体量的优质企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目标明确
勾勒产业发展强矩阵
在此次提质行动中,南安市制定了远近结合、层次分明的发展目标,为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
到2025年底,工业矩阵构建方面,将力争培育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五十亿元企业2家、超三十亿元企业4家、超十亿元企业60家、超五亿元企业150家、超亿元企业600家,规模企业总量达1500家。
在科技创新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重点“小巨人”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0家。这些目标的设定,是基于南安市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旨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
“方案”设定的2029年底远景目标则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力争培育超亿元企业达千家,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梯队。远景目标的设定,着眼于南安市产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持续的创新投入和企业培育,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全面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梯度培育 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为实现上述目标,南安市实施了梯度培育战略,针对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精准施策,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对于头部企业,强调领航性,南安正遴选年产值超10亿元的重点工业企业构建头部企业矩阵。在链主领航计划中,强化服务保障,由南安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实施“一企一专班”,全流程闭环解决企业用地审批、人才引育、技术攻关等核心诉求。例如,在企业用地审批上,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审批周期,确保企业项目及时落地;在人才引育方面,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人才招聘和培养计划,帮助企业吸引高端人才。
打造头部企业“数字驾驶舱”,实时监测企业生产经营、能耗用工、供应链波动等核心指标,通过“红黄橙绿”分类,对产值波动超15%、用工缺口超20%的企业启动专项服务预案,实现精准服务。鼓励头部企业通过多种资本运作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跨境并购,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生态主导力。针对智能家居、水暖卫浴、光电信息三大主链实施产业链招商,提升关键环节配套率至85%,完善产业链条。在创新生态构建上,支持头部企业建设各类科研平台,与多所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潮流。
中坚(腰部)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南安市建立“中坚企业库”,从年产值1亿元—10亿元且增速超10%的企业中筛选培育。鼓励增资扩产,支持企业零地扩容,采购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生产线等数字化设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建立龙头企业需求清单与中小企业供给目录双向推送机制,推动腰部企业与头部企业深度合作。例如,通过“南商优品”“丝路南石”等平台,帮助腰部企业拓展销售渠道;规划建设工业设计小镇,以创新设计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助力企业出海,通过“国企+协会+侨商”模式建立新型海外仓,联合头部企业开展“品牌出海”行动,拓展国际市场。
在人才引育机制上,将实施“来南安·会成功”引才聚才专项行动,构建多元引才模式,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设立研究生校地联合培养基地,开展青年领军工程和女企业家培养计划,支持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走专精特新道路,规划建设专精特新示范园区,提供专属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对于新兴(尾部)企业,南安市稳存量、扩增量。优化公共服务,梳理惠企政策上线“政策找企”平台,开展入企宣传服务,建立“政银企担”融资对接机制,为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做强孵化载体,整合配套设施,引导企业向标准化园区集聚,形成产业生态集群,为初创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保障有力 护航产业升级之路
“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效实施,南安市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南安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将成立“1+5+N”工作体系,即1个提质行动工作专班统筹全局,5个产业发展小组负责各产业领域的具体推进,上市服务专班、营商环境专班、招商服务专班、服务进企业专班、未来经济指挥部和绿色能源指挥部等N个工作专班协同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另外,南安市还将建立动态评价和企业培育库进出机制。由南安市工信部门牵头组织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库,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同步建立培育库,共同监测培育企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保证政策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增强政策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五大产业发展小组常态化跟踪产业发展状况,靠前分析调度企业运行,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今后,南安市每年都将发布《产业发展“白皮书”》,总结梳理工作亮点,提炼经验做法、典型事迹,通过多维度宣传推广形成示范效应。一方面,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学习的榜样,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提升南安市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南安,助力重点工业企业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记者 王宇静 通讯员 黄子牙 黄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