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实质性推进,以及越来越多岛外优质大盘的出现,人们置业岛外的热情明显提高。大盘已从“量”向“质”看齐,它更像是一个整合工程,是对互补资源进行整合、对优势资源进行放大的系统工程。
大盘典范
大盘之“大” 完善区域生活配套
2011下半年已经拉开帷幕,厦门楼市除了供应量引人注目外,大盘“汹涌”也分外惹眼。粗略计算,下半年就有金帝中洲滨海城、水晶湖郡 、中航城国际社区、特房黎安小镇、招商海德公园等10余个总建30万平方米以上大盘项目开盘或加推。它们大多位于城市新区,对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区域价值、推动城市化进程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谈到地产大盘,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项目地块大、建筑体量大,但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行业水平的提高,大盘已从“量”向“质”看齐,它更像是一个整合工程,是对互补资源进行整合、对优势资源进行放大的系统工程。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的大盘项目,在规划方面做了更多的文章,除了完成住宅部分的建设外,还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和城市职能,这一点郊区化大盘更为突出,它们在完成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动作”外,还要完善学校、商场、医院等配套,以推动区域配套的成熟完善。
金帝中洲滨海城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其总建160万平方米的体量里,除了规划有各类型住宅产品外,更规划有星级酒店、SOHO、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另外还有一个设施齐备的社区会所。
对于刚刚兴起的新区来说,这些商业、休闲、娱乐、运动、教育、办公等配套设施,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居住环境,聚集人气,从而吸引更多置业者进入,形成良性循环。
大盘之“新” 重塑区域价值体系
早些年前,引导人们跨出本岛置业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反映在楼市上,楼盘的开发和销售基本都以岛内为主。但是近年来,随着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实质性推进,以及越来越多岛外优质大盘的出现,人们置业岛外的热情明显提高。
购房者态度的变化,除了有客观上难以承受岛内高企房价的因素外,也与岛外城市框架不断成型,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各项配套不断健全有关。
试想,当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便捷性、服务品质等各方面需求都能在一个大盘中得到满足,住得离市区稍微远一些又有什么关系,更何况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厦门岛内外半个小时至一个多小时的车距,根本也不算什么。而随着越来越多人置业岛外大盘,也将带动这些新区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这方面,海投房产开发的未来海岸已经做出表率,经过多年的运营,未来海岸不仅成为厦门最为成熟的岛外大盘项目,在它的带动下,项目所处区域也成为继岛内之后,厦门最为炙手可热的居住区。
一个成功的大盘项目,就是有重塑区域价值体系的能力,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像未来海岸这样的地产大盘,正在岛外遍地开花。
大盘之“力”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从城市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出,大盘项目大多落户岛外新区,除了由于新区才有较大面积的土地可供开发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大盘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地方政府需要借助这些项目来带动、繁荣片区。
首先,大盘产品是多样化的,因此它所吸引到的居住人群也是多样化的,他们的入住,将改变当地人口结构,进而改变整个区域的消费能力、需求、居住文化等,而这些将带动当地产业、商业、各种服务业的发展。
其次,一个大盘必备的商业配套大概要占到整个项目的30%左右,这些配套会引入商家,对整个地方的税收贡献很大。另外,这些商业机构也能解决很大一部分本地就业问题,一旦形成良性的互动模式,大盘就有了自我造血功能,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新一代的大盘项目,已不仅仅是楼盘价值和开发商利润的实现,而是融入了对土地的深入思考和长久利用,是城市经营的要素,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