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无处不在 融资放宽有利缓解供需
2013年是房企的丰收年,多家房企早在11月甚至10月就完成了任务,千亿俱乐部翻倍扩容。而面包卖得好,房企就不会停止买面粉的动作,因此“地王”在2013年出现之频繁已让人见怪不怪了。而加大投入增加土储必然要求房企自身通过融资“输血”。在上市房企再融资放开持续升温的预期下,陈国强分析认为:目前从房地产行业面临的融资环境说,未来一段时间内,肯定是较自2010年以来的这轮调控至今愈发宽松了。近期A股市场的IPO重启就是讯号,而过去的这一年中,也已经有房企通过保障房改造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机会。三中全会的《决定》文件中也特别提到:“金融改革方面未来要增加直接融资比重,要推进金融创新。”这就等于是说会增加融资的方式和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等。过去深受限制的信托、PE、股权融资包括其他形态和形式的融资渠道甚至海外融资都会扩开和拓宽。当然机会也并非是均等的,强者恒强。品牌企业、龙头企业恐怕会更易抓住机会,而受限于品牌影响力和资金实力,中小房企把握机会的力度可能不足。
陈国强最后强调,融资环境一旦宽松、资金面也会随之宽松,这对于未来市场增加产品供给、缓解供求矛盾是有利的。
多重变化齐发生 “转向灯”明年更亮
从年末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标志点,房地产政策正在发生着切切实实的变化:过去浓墨重彩的强硬行政手段愈发淡化,市场的自住型和主动性逐渐鲜活起来;而对调控的目标也由过去的短跑道,移到了中长跑道上,通过更多考虑市场体系、供求关系,构建长效机制、建设配套制度;管理手段上的本末也“倒置”过来——由过去的“限需求”,变成了今后的“增供应”。几个会议文件中,都特别强调要增加住宅用地的比例、提高土地容积率,供应商要做加法等,这等于是治水方式由鲧的“堵”变成了禹的“疏”,更有利于绿水长流;另外,过去“中央集权制”的统一部署、统一发令,现在也转向了“突出地方自主性”,把主导权下放;还有,过去只“纸上谈兵”的双轨制,在很多城市,尤其是北京这样的一线大都市就要“变现”了——北京甚至是“三轨制”。
最后,未来对于行业影响的因素已经远远不局限于房地产市场本身了,外围的一系列改革——如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地为房地产业带去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