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房产网

泉州房产 泉州楼盘 泉州家装 泉州建材 置业指南
闽南房产网 > 泉州房产 > 楼市热点 > 安平桥(晋江段)启动试验段修缮

安平桥(晋江段)启动试验段修缮

发布时间:2025-07-31  来源:泉州晚报  

  7月23日晚,央视CCTV-13《东方时空》栏目《文化中国行·看中国古桥》专栏聚焦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泉州安平桥。节目中透露,泉州即将启动古桥保护性修缮,让这座承载着“共建共修共享”精神的古桥历久弥新。记者注意到,不久前,有关部门已发布关于安平桥(晋江段)修缮工程施工的公告。近日,记者现场走访看到,目前试验段正在修缮施工中,部分区域已封闭管理,禁止通行。

 

  试验段施工封闭禁行

 

  安平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古代跨海梁式石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点之一。央视在报道中透露,历经800多年的沧桑,如今的安平桥出现了桥墩沉降不均匀导致的桥板不平、桥墩外散开裂、栏板脱落等情况。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见证宋元海洋文明的古桥,泉州将于近日启动修缮工程。

 

  7月17日,晋江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晋江市安海镇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安平桥(晋江段)修缮工程施工的公告”。公告称:为保护安平桥历史文化遗产,安平桥(晋江段)试验段修缮工程将于2025年7月至2026年5月进行施工,工期预计10个月。施工期间将在现场周围设置围挡和警示标识,部分区域将封闭管理,禁止车辆行人通行。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安平桥走访,刚好有外地游客前来,一旁的工作人员提醒道:“这段可以走,前面一点就封闭了,那段正在修缮。”记者从安海安平桥文化公园上桥前行百米后,桥上被一个铁栅栏拦住,不远处就是正在修缮施工的试验段。

 

  央视解码宋代“超级工程”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800多年前,要修建这样的一座跨海大桥,完全称得上是一项“超级工程”。央视解码这座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的“超级工程”,以2255米的磅礴身姿横卧海湾,桥下361座桥墩暗藏“睡木沉基”“候潮架梁”“三式桥墩”等古人智慧。

 

  在节目中,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金鹏向央视揭秘了古人建造这项“超级工程”的三项核心技艺,包括利用一横一竖水平交叉的木料浮力和整体的稳定性,在松软的泥沙中形成牢固的桥基,之后把石头桥墩建在上面的“睡木沉基”技术;为减缓潮水的冲击力而设计,以不同形态分解不同潮汐冲击力的“三式桥墩”;还有利用潮汐涨落,将巨型石板用船运到桥墩间,利用水涨船高让石板架到已经建成的桥墩上的“候潮架梁”技术。要知道,安平桥的石板长5米到11米,最重的有25吨,共用了2000多块。这些建桥智慧,将我国古代的造桥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众人拾柴共建共修共享

 

  安平桥历经14年建成,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是一部凝聚民间智慧的“社会共建史”。吴金鹏告诉央视记者,安平桥由社会各界共同出资建造,包括地方官员、商人、百姓等群体共同凑的份子钱,才把这座桥建成。桥上的14方碑记记录了800多年来安平桥历经大大小小数十次修缮的捐资名单,里面既有豪绅,也有平民,印证了“众志成桥”的古老传说。

 

  “公定界止,籴(dí)货诸人越界者罚戏一台”,吴金鹏指着一根柱子上的石刻介绍,原来安平桥就是商旅往来的必经之路,在桥上做生意的人很多,所以要定个规则,不能越界,如果违反了乡规民约,得出钱请戏班子来演一场戏给大家看,就是文化共享。

 

  从共建、共修,到共享,长虹卧波,天堑变通途。800多年前,安平桥跃过海面,架起泉州通往世界的商贸桥梁。现如今,2000多条石板顺着潮起潮落一路铺排,依旧是人们的精神坐标,它古老从容,而又历久弥新。(记者 张晓明 陈小阳 实习生 雷雅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 福州加快建设“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
查看更多点评>> 网友参与评论已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