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会不会更堵?
答:不会,有三大防堵措施
建公交专用道的目的就在于治堵,专门一条路只让公交走,路网压力不是更大吗?建设的时候会不会引发新的拥堵?公交专用道途经小区出入口和支路路口时,社会车辆如何与之交会?一不小心会在路口“顶牛”吗?这些问题方案都考虑到了。
1、公交专用道不是“全天候专用”
按方案的初步设计,高峰时段(7:00-9:00及17:00-19:30)这四个半小时为公交专用,其余时间放开。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公交专用时间段内,仍允许应急、抢险车辆及20座以上大巴车使用。
2、建设工程量很小
公交专用道的施工其实就是对标志标线等进行改造,一个路段可能几个小时就可以完工;其他工程主要是智能交通建设(专用道运行的科技保障,电子站牌、抓拍系统),还有部分辅助工程(局部港湾式站点、换乘站点),会尽最大可能减少施工影响。以首期工程为例,预计施工周期为3个月,施工时段为每日22时至次日6时,把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3、禁停区、交会区有效导流社会车辆与公交车
1)禁停区让行右转车辆:公交专用道接近红绿灯路口处设置禁停区,公交车等候信号灯时,不得在该区域停车等待,而应让出该区域,供专用道左侧的右转车辆经过该区域进入右转车道。
2)交会区互相礼让:在首期计划建设公交专用道的道路两侧有不少小区和支路,初步估算仅湖滨南路一线就有约一百个类似的交叉口。于是,方案设计在交叉口设立交会区,公交车和进出小区、支路的车辆互相礼让通行,的士点进点出、即停即走的不算违规占用公交专用道。
问:如何保证公交优先?
答:配套智能交通系统,配置抓拍设备
多年前设立的湖滨南路公交专用道被私家车辆占用,形同虚设。(厦门日报 记者 姚凡 摄)
这是不少市民的疑问,公交专用道建好之后,会不会又被路边违法停放的车辆占用了?社会车辆违规占用公交专用道行驶,谁来监管?方案为公交专用道配套了智能交通系统,切实保障公交优先、出行顺畅。
1、违规占用公交专用道就会被抓拍:
除了在人行道立杆的方式架设抓拍设备,不少公交车上也安装了车载式抓拍设备(约有400套类似设备)。这些设备将用于对非法占用公交车站停车、压实线、公交车不规范靠站等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
2、信号控制让公交车相对优先:
根据路网情况合理优化信号配时方案,使公交通行尽量优先,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根据路网和交通流特性,确定每一路口的相位控制方案(如绿灯延长或绿灯提前),实现公交信号相对优先控制。
3、用科技手段引导市民顺畅出行:
每个公交车站将设置电子站牌,下一班公交车大约何时到站,市民可以一目了然;此外,还将设置交通诱导屏,向驾驶员提供前方的道路走向、路况信息等,用明确的标志标线提示驾驶员公交专用道、交会区、禁停区的位置。
【现场观察】
私家车占用车道 公交运行效率低
多年前,湖滨南路就设立了公交专用道。昨日,记者来到湖滨南路中山医院段。中山医院公交车站,不下15条公交线路在此停靠,一到交通高峰期,私家车与公交车混行,车辆排成长龙,长时会堵到凯宾斯基路口附近。
除了混行,不少私家车接送病人,稍微停留,公交车运行效率立减。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一部银灰色私家车违停在公交车站10米处,后面的公交车庞大的身躯,只能调整车头、转动车身,运行速度减缓许多;而调整时辅道的两个车道被完全堵死,后面的车只能干等,也包括一些公交车。(厦门日报 记者 吴俊鸿 实习生 陈思思)
【司机建议】
优先放行公交车 确保车道“专用”
“私家车堵在前面,根本跑不起来。”公交司机伏师傅说,设置公交车专用道,他很赞成——事实上,这也是记者昨日下午采访多位公交司机得出的一致结论。不过几位公交司机都提到,专用道要确保“专用”,首先要提醒标示明显,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另外,监控也要设起来,严查那些进入专用道的私家车。
另外,伏师傅还告诉记者,在开车过程中,往往在通过红绿灯处耽搁大量时间,他建议,针对一些路面不宽、资源有限的道路,可考虑在红绿灯处,优先放行公交车,“在红绿灯处,画一个专门公交车道,私家车不能进入,红绿灯对公交车优先放行。”伏师傅认为,这样可以有效加快公交车流动性和运转力。(厦门日报 记者 吴俊鸿 实习生 陈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