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低迷,市区一些中介酝酿关店或转行——
市场不景气,部分小中介转让经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之下,楼市观望气氛较为浓厚,持续几个月,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相对低迷,让各房产中介公司备受考验。近日,记者走访市场时了解到,目前泉州市区已有个别中介门店被迫关门,另有多家正在酝酿转让和改行。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中介门店关门或转行的现象,或将在下半年进一步呈现出来。
交易低迷 部分中介酝酿退市
自己开店之前,小伙子陈宁(化名)是泉州一家中介门店负责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四年多。去年上半年,见市场行情好,多位同行自立门户,已经轻车熟路的陈宁也有些心动。他计划着,在二手房活跃的板块开家门店,再请一两个经纪人开展业务,按照近两年的形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开分店。
去年十月份,陈宁辞职,并在西湖片区开了家中介门店。起初业务量还不错,店里也请了三四个经纪人。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银行银根的紧缩,今年春节过后至今,市场不温不火,成交量下滑不少。“一个月就做了一单买卖一单租赁,开销却很大。”最近陈宁有些力不从心,虽然员工都还在,但是他觉得自己有些撑不下去,打算下半年再看两个月,实在不行只能关门大吉。
陈宁遭遇的尴尬并非个例,甚至有些中介已经悄然关门。记者走访市场时发现,市区不少中介门店门可罗雀,小型中介店堂内更是仅剩下一两名经纪人。而在刺桐路周边、泉秀街以及西湖片区等几个中介门店较为集中的路段和区域,已有个别小型中介门店关门大吉,还有一家中介已转让出去卖食杂,门面上挂着的电话号码为空号。
能支撑多久 关键是抗压能力
业内人士介绍,相比今年,2009年和2010年泉州楼市形势很好,房产中介的成交量很可观,几乎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正因为这样,不少经纪人便自立门户开起中介门店,都想占有这个市场的份额。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11年年初,不到一年时间,泉州市区增开的中介门店至少50家。
然而,随着楼市政策的收紧,以及银行放贷政策的调整,市场陷入低迷状态,成交量萎缩不少。“今年春节后至今,别说小中介了,就是大型中介公司的压力也很大。”市区一大型中介门店负责人王先生说,当前成交量较少,再加上贷款难获批,业务就无法开展,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大型中介因信息量较大、客户群体较多尚可坚持,而小中介就不容易支撑下去。
对此说法,庄氏房产总经理助理魏国火表示认同。“夫妻店或个体小中介,在遭遇考验时抗压能力比较薄弱。”魏国火称,多数小型中介有着客户群体较小、信息流通速度较缓慢等劣势,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劣势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外,团队作战在房产中介行业中很重要,仅凭两三个人兼顾各环节并相互支撑,一来服务跟不上,二来容易产生疲态。
中介退市现象 下半年或将更严重
“下半年关门的中介门店会更多。”一中介公司负责人表示,小型中介运营成本较低,在上半年“大考”中已经苦撑,随着七月和八月传统淡季到来,若政策仍然没有松动,将有更多小门店退出市场。该负责人透露,目前仅丰泽区就有四五家个体中介在着手转让工作。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尽管楼市政策多变,但也消化了一大部分刚性需求购房者。依照当前形势来看,下半年楼市政策应该还会持续,而刚性需求渐少,这对中介行业的考验将更加严峻,所以小中介关门潮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变成普遍现象。
当然,在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优胜劣汰也是正常现象。从某一角度来说,通过“洗牌”剔除不正当竞争,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个市场就是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洗牌一次,在洗牌中越来越规范。”缔信家业房产太平洋店刘志伟店长的表述简练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