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一个城市的规划凸显着这个城市的居住品位,发挥生态优势,定位“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如何实现,无疑是此次两会的大亮点。在这个“一中心六组团”的大漳州版图规划当中,一中心六组团指的是中心城区、圆山组团、靖城组团、北溪组团、角美组团、石码组团、滨海组团。描绘了漳州未来城市发展的大格局,勾勒出城市新的发展方位,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布局中,漳州人居也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大漳州布局呈现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漳州新城市定位是在2011年党代会上明确下来的。去年9月的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市委工作报告就提出: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圆山组团、靖城组团、北溪组团、角美组团、石码组团、滨海组团,形成“一中心六组团”的“大漳州”城市发展格局,凸显漳州在厦门湾乃至海西城市群中应有的地位。在厦漳泉大都市同城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明确漳州的发展定位,提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以此充分彰显现代化气息和个性化特色。
这一提法被带入了今年两会,并成为热点议题。政府对于这一新城市规划的目标进一步细化,按照“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定位,围绕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目标,以国际化的视野和前瞻性的眼光推进城市规划,科学设计城市天际线、轮廓线、景观线、交通线。积极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加快实施中心东移、跨江南扩、面海拓展城市发展战略,倾力打造一中心六组团的大漳州发展格局。
城市大框架拉开,怎么做有很大的探讨空间,也是热点聚焦的所在。在今年的两会上,针对新规划如何实施建设,宜居是大家讨论的核心。漳州市政协委员陈南漳提出,漳州要作宜居城市,工业要高度集约化,不能“摊大饼”,每个乡镇都要发展工业,这样环境就被破坏了,就不能实现宜居。于是提出“绿色走廊”与“郊野公园”等概念,展望的就是市民能够生活在一个一出门,就可以看到花花草草、山山水水的宜居城市。
中心组团交相辉映
泉州中天置业总经理郑诗德告诉记者,地产行业密切关注着新城市发展规划,这不但因为新城市规划影响着地产开发的规划和定位,对于区域板块的价值判断也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在漳州市新的城市规划版图当中,城市新的发展定位浮现了不少利好,使得业内对于未来漳州的发展抱有美好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心。比如,中心城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定位,就将芝山公园、碧湖生态园、江滨公园纳入重点建设项目,郊野公园、西溪湿地公园也在加紧规划中。
今年的两会上,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今明两年,漳州市计划将拿出不少于10亿元,开展植树绿化,营造城市森林工程。将新、续、扩建八个公园,包括芝山公园、碧湖生态园、南湿地公园、北湿地公园、林语堂文化公园、龙文塔森林公园、景山虎山公园等。按照这样的规划思路,一个“田园式都市”已初具雏形。
围绕新城市规划定位,六大组团也在各自现状的基础上,勾画局部生态之城的建设思路。他们所承担的角色受人瞩目,紧挨着市中心的圆山组团,被视为最具备田园都市建设潜力的版块,这里有“荔枝海”,有水仙花种植基地,有九湖花卉产业链,承载着市区“跨江南扩”的重任。靖城组团在九龙江南岸,又位于圆山脚下,有大片的自然生态山水,是将来城市发展的次中心地带。对接厦漳同城化的桥头堡,北溪组团、角美组团、石码组团与滨海组团,区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漳州东北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厦漳同城化的后花园。在厦漳同城化的进程中承担着重任。备受瞩目的厦漳跨海大桥预计今年年底竣工通车。这一座桥,在加速厦漳同城化进程的同时,也将提升厦门湾南岸区域价值。南北岸连接后,南岸将借力厦门发展,提升区域价值。此外,北岸的厦门港区空间得以打开,腹地进一步延伸。
新规划促人居变革
今年两会上,在中心城区加快南江滨片区、圣王大道片区、北仓路金峰段片区和省道西港线乌石—丰乐段片区等片区的征迁步伐,延安南片区、益民路片区等片区改造的前期论证工作也在加速推进,加快欣隆盛世、江滨新城、冠成国际、丽园君悦三期、永鸿三湘城、香江国际等一批房产项目建设,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新规划的出炉,支撑这一城市定位的诸多市政配套也紧随其后。伴随新城市规划定调之后,漳州立即启动城市景观“四线”规划编制工作,将通过打造城市景观“四线”——指城市天际线、建筑轮廓线、滨水景观线、交通门户形象线,打造城市新景观,提升城市品位。
不可否认的是,城市框架拉开后,漳州市的城市开发必然能给市民带来一种不一样的居住环境,这种改变既是整体居住水平的提高,也是具体的人性化的细节关怀。但这种环境到底如何,则取决于现在和将来在新区开发的开发企业的表现。
“在新的城市版块,可进行系统规划的空间很大,如果政府和开发企业能针对当地的生态特色,引用一线城市的楼盘开发理念,必然能打造出广受市民喜爱的住宅。”业内人士认为,这既是开发企业所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又是他们所面对的巨大机遇,因为,只有有实力、有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企业,才有机会挑起这个担子。
□特别观察
“沿江面海”新格局
过去的一年被喻为漳州市的“城市规划年”,“沿江面海”是漳州市新城市规划当中的关键词。紧跟着城市规划发展步伐,嗅觉敏锐的开发企业早已察觉到城市版图的发展动向。这其中,几乎都是外来实力相对雄厚的开发企业。
排除城市中心的开发企业,已经将触角伸到四线组团的企业不在少数。在圆山组团,佰翔圆山酒店去年刚刚拿到这个组团内的首个住宅类开发地块。在靖城组团,由漳州发展背靠工业区开发的晟发名都,在去年的销售过程当中,因低价入市而被抢购一空。在北溪组团,去年“九八”投洽会期间,台湾义联集团创办人、烨联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素有台湾“钢铁大王”之称的林义守,到华安投资的项目华安义大世界总投资超200亿,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购物、教育、医疗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目前一些细节还在谈判,并已经开始着手在做详细规划。项目一期投资116个亿,二期规划4000亩左右的新城镇,建成后可吸纳一天10万人的人流量。而角美组团、厦门的圣地亚哥等开发项目更是不尽枚举。在龙海石码,将有明发、建发等项目入驻,建设高端的城市综合体,还有多个房地产建设项目。在漳州开发区,永鸿国际集团成为率先进入开发区大规模开发的企业之一,开发了包括永鸿御景湾、永鸿尚海湾、南太武城市文化广场等项目。
绿色和生态人居是未来居住的大势所趋,随着大城市开发土地的饱和,城市商业繁荣带来的喧嚣,真正绿色和生态的人居反而只能在三、四线城市具备条件。对于漳州而言,要突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挥九龙江穿城而过的优势必不可少,将沿江各个自然生态景区串联成片,沿着九龙江一路向海,大漳州人居版图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本网记者 朱远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