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月11日讯 今年元月8日,漳浦县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新都城市广场营销中心对外公开,这个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是目前为止漳浦最大的商业地产项目。大型商业地产的进驻,在改写漳浦商业格局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漳浦县城市的升级换代。
在业内人士看来,2012年堪称漳浦商业地产元年,大中型城市综合体相继开建,带动了漳浦商业市场的活跃。和往年相比,2012年漳浦商业的消化体量达到5万~6万平方米,创下历年最高,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漳浦商业地产悄然走热。
大型城市综合体“造城”
新都城市广场是漳浦县参加全市“十大竞赛”项目之一,也是旧城改造建设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2012年7月初开工,总投资18亿元、占地98亩,分为“大商业区、商务区、住宅区”等三大区域。项目按国内外一线城市最主流、最先进的商业综合体标准建设,将打造成为浦云诏东商业中心。
新都城市广场企划负责人郭经理介绍,新都城市广场位于金浦大道和青年路交会处,这里是新商业最为集中的区域,紧邻漳浦县政府,具有绝佳的地段优势。营销中心对外开放后,吸引了大量返乡置业客群的关注,目前项目正处于前期蓄客阶段。
据了解,新都城市广场将建成12万平方米的商业中心,8万平方米的五星级酒店和商务区,9万平方米的高档居住区及1.2万平方米的市民休闲广场,是一个集超市、影院、酒店、写字楼等城市配套功能于一体的全新商业载体。项目计划在2014年底建成开业。
大体量住宅开发“铺路”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漳浦县城的旧城改造和古雷石化产业的落地,是这几年来漳浦地产开发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万新阳光城赵副总告诉记者,漳浦楼盘原有的开发体量都不过5万~10万平方米。从2010年开始,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包括万新阳光城、港城国际豪庭、金绿欧洲城、丽都新城等几个体量超过2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
“这两年漳浦城关拆迁量大,刚需购买力旺盛。在去年整体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漳浦全县仍保持20多万平方米的销售体量。”金仕顿中央城营销主管何火明告诉记者,城关的刚性需求购买力,加上因养殖发家致富的乡镇人口进城,带动了漳浦住宅市场的开发。
大量住宅楼盘的开发和崛起,吸引了大量城市化人群,促成了商业地产的落户。港城国际豪庭现场经理郑文强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漳浦县城每年住宅的消化体量都在20万平方米左右,县域和乡镇的客群各占到一半左右。漳浦是漳州人口超过80万的县域之一,巨大的人口消费潜力,是吸引大型城市综合体落户的另一大原因。
据了解,在漳浦县城,新都城市广场是目前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在新都城市广场进驻以前,永嘉城市广场项目总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是漳浦县城近几年来投资最大的城市综合体。新都城市广场是永嘉城市广场的3倍多,堪称漳浦县城里最大的商业航母。
□观察
大型商业地产落户 助推城市升级
“大型商场MALL的消费环境,将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方式。”新都城市广场企划负责人郭经理介绍,新都城市广场以大型商超、流行百货带动人流,配套城市休闲广场等一系列复合业态,将为漳浦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
商业地产浪潮的兴起,在带动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争议。今年1月8日,厦门大学教授戴亦一在做客央视“探寻中国楼市新亮点”的财经报道论坛上表示,2013年商业地产总量供过于求,要警惕爆发中国商业地产泡沫的破灭。
但无论如何,大型商业地产对城市商业格局的影响不言而喻。漳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商业地产在推动城市商贸繁荣,改写城市商业格局,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和提升区域价值方面功不可没,但随着推量增大之后,和住宅市场一样,供应竞争也将更趋激烈。
“以前,漳浦的商业均以底商为主,沿着麦市街一带是漳浦最繁华的商业地段,是漳浦人优先选择的投资区域。租金价格可达到200~300元/平方米不等。”漳浦金仕顿中央城营销主管何火明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多个中小型商业地产的面市,带动了商业地产的活跃,目前,漳浦城关商铺的价格在3万~5万元不等。单金仕顿中央城沿麦市街的店面就卖到3万元/平方米左右,永嘉城市广场的店铺售价甚至卖到4万/平方米以上。
对于三、四线城市落地生根的商业地产,更加考验商业地产未来的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开发商对商业的运营管理能力,未来5年,漳浦的商业地产进入运营管理阶段之后,将会面临更大的考验。(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朱远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