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将投资600.7亿元,用于246个生态项目建设。昨天,海都记者从漳州市委、市政府了解到,《漳州市“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经前日漳州市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讨论后,确定实施。
《行动计划》从“五海”、“五沿”、“五景”、“五行”、“五谷丰登”、“五大工程”、“五种提倡”等七个方面,实施生态建设项目。其中,新建改造绿道175公里,建绿阴停车场。到2020年,完成诏安城洲岛海岛生态建设实验基地、水资源处理系统工程等生态修复建设,建成若干个以海岛保护为主题的海洋公园。
诏安城洲岛 将建成海洋公园
到2017年,漳州将完成全市无居民海岛名称普查工作,对无居民海岛按特殊保护类、一般保护类和适度利用类三类,全面实施分类管理。
实施诏安城洲岛生态修复,今年内,要完成诏安城洲岛码头的建设及岛陆植被修复工程。到2020年,完成诏安城洲岛海岛生态建设实验基地、水资源处理系统工程等生态修复建设,建成若干个以海岛保护为主题的海洋公园。
风景名胜区
实施分级保护
实施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分级保护,对一级保护区,新建项目和扩建项目必须统一申报、严格审批;保护区内不再建设任何工矿企业。对二级保护区,加大对保护区植被恢复工作;对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景观效果的工矿企业要限期治理或搬迁。新建企业不能造成环境污染、不能破坏整体景观。
加强湿地生态修复,重点加强对漳江口、九龙江口等沿海重要河口和河湾湿地的生态修复。
新建改造
绿道175公里
开展宜居环境建设行动。全市整治村庄136个,其中树立美丽乡村示范村12个,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6条,打造城市完整社区14个,整治“三边三节点”34个,推进集中棚户区改造22片。
新建改造绿道175公里,重点推进公路铁路沿线景观整治;开展小流域整治34条,全面建成九龙江流域1公里范围及土楼保护区范围内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三年绿阴”行动,建设绿地、绿阴停车场、城市立体绿化。
垃圾处理项目
城乡共享共建
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实行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和垃圾“干湿”分离。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建立县(市)—镇—村一体化的生活垃圾污染防治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工程项目村村共建共享、城乡共建共享。
加快乡镇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鼓励乡镇、村庄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设施设备生产厂家采用BOT、租赁、PPP等方式从事设施设备投资建设运营、从事垃圾分类收集、清扫保洁、中转运输、终端处理等“打包”处理。
鼓励使用节能低碳产品,建立节能、低碳产品信息发布和咨询平台。积极倡导“135”绿色出行方式(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