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9日讯 11月18日前将开通的东部交通主动脉,成为近期备受瞩目的重点城建工程。其中,迎宾路改造工程主车道、九龙江大桥都将在今年漳州花博会开幕之前完成通车。
作为东部两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交通主动脉,其改造及延伸贯通,对于东部置业新格局和城市拓容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迎宾大道和九龙江大桥通车之后,历经10年,龙文区6横6纵的路网格局基本成型。从4个小村庄发展为一座现代化都市,路网格局的贡献功不可没。随着路网格局的基本成型,东部楼盘逐渐形成社区化格局,人居新生活也将掀开新的一页。
两大交通动脉 本月开通
记者日前从漳州住建局了解到,截至10月中旬,迎宾路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5597.1万元。道路两侧代征公共用地66处,面积18.6万平方米,拆除沿线中间绿化带91处广告牌和3处大型指示牌,四标段南北侧人行道拆除4800米,南北侧退让线外清表41750米。
九龙江大桥总投资6.55亿元,北起水仙大街,南接桥南规划路,全长2180米,工程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日前,九龙江大桥已进入扫尾阶段,剩余涂装桥墩等附属工程,预计本月17日通车。
迎宾路东起漳州高速出口,西至立交桥,全长10公里,宽48~60米,是进入市区最主要的东西向交通干道,关系市区的市容形象,可谓东大门。九龙江大桥连接着漳州高铁火车南站,通过大桥,从市区大桥通往火车站的距离只要10多分钟,将成为连接漳州市区与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
区域交通 原先格局打破
对于漳州东部而言,这两条交通动脉对东部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从东面打开一扇进漳州的“形象门”,再连接通往漳州南面的客运集散中心的枢纽,东部六横六纵的道路系统,将区域的形象和通达性整体迈上新的台阶,贯穿了漳州十二五规划当中中心东移、跨江南扩、面海拓展城市发展战略。
在福晟钱隆学府营销总监刘长义看来,迎宾路、九龙江大桥这两条城市主动脉一旦完成建设,所带来的最大意义,便是龙文区整个路网格局的形成,一座现代都市的道路网络基本改造完成。
十年前,从漳州老城区到龙文区能走的路屈指可数。作为漳州东大门的交通要道,迎宾大道是厦漳两地市民往来使用率最高的一条道路,也是漳州比较早的东西向道路之一。迎宾大道是进入龙文区的主要交通干道,东起漳州高速出口,西至立交桥,在改造之前已经使用了15年。
融信澜园营销总监葛慧丹告诉记者:“近期东部连接新市政中心的五号路、连接万达广场的建元东路、九龙江大桥等交通配套即将开通,对于楼盘来说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连接新市政中心的五号路,从融信澜园穿过,串联起天利仁和、锦绣一方、长福裕景等多个项目。随着这些道路的开通,对于区域内的小区楼盘而言,到达万达广场、碧湖生态公园的路程都将大大缩短。
观念改变 东部客群渐高端
龙文区十年发展变革,村庄变城市。目前,龙文正着手将4个行政村(田丰村、土白村、下洲村、后坂村)改成社区,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8个社区。未来还将设立万达、融信、明发、仁和等4个社区。
道路的建设见证了楼盘的开发历程。从2006年江滨路龙文段通车之后,龙文区的道路系统建设加速推进。如今,龙文区已建成迎宾路、九龙大道、水仙大街、新浦东路、江滨路龙文段、漳华路东路等13条道路。2010年以来,龙文又相继开工建设北环城路、龙江北路、新浦东路二期、龙腾南路、北一号路、北仓路、建元路龙文段、圣王大道、龙文北路等16条道路。
十年来,东部“断头路”逐步接通,道路体系与楼盘开发同步发展,区域交通的阻碍格局逐步打破。沿着龙文区的道路网络系统,崛起的东部楼盘已近30个,从特房锦绣一方、荣昌花园、尚东琴畔等早期楼盘,到这几年来集中开发的天利仁和、万达广场、明发广场、融信澜园、福晟钱隆学府等项目,在业内人士看来,东部的道路网络系统铺开了楼盘的开发格局。
在融信澜园营销总监葛慧丹看来,沿着水仙大街一侧的道路景观为楼盘加分不少,目前,水仙大街一侧矗立而起的不但有多个政府行政办公大楼,形成了一条景观住宅小区居住带,沿线布局着中骏蓝湾香郡、融信澜园、融都新界等楼盘。(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朱远娥 杨清竹 文/图)